| 
 | 
        
          | 红泥巴书评 | 
        
          | 这是一本专门介绍从胎儿到6岁的宝宝脑神经发育状况与行为方式的书,从美国科学院出版社引进,作者是一对很特殊的父母——丈夫是瑞士一位著名儿科医生、脑神经科学家,妻子是美国一位著名的教育专家。这本书是他们多年合作的结晶,因此书中既有非常前沿的婴幼儿脑神经科学的知识,又有非常直观、亲切的育儿经验。所以也很难对这样一本书进行准确的分类,大概越是优秀的书越是难以限定于某个类别吧。 从语气上看,这本书主要是写给家长的,看起来应该归入“育儿书”。但与市面上通常可见的“育儿类”图书相比,这本书中到处都是脑神经科学术语,虽然读者可以经常翻阅位于本书中部的《育儿进程  大脑内部图:神经系统及周边》,对照专业图表和术语表来参考阅读,但毕竟需要相当的耐心才能读下去。另外,一般的育儿书通常会明确告诉家长们应该或不应该这样做或那样做,而这本书给出的许多答案常常却是“也许”、“还没有充分确凿的证据证明”、“这样试试或许会很有趣”等等,完全是一副科学佬的外交辞令!更有甚者,一般的育儿书往往会贡献许多“灵丹妙药”帮助家长教宝宝成为未来的杰出成功人士,而这本书似乎完全无视许多家长如此热切的渴求,在作者看来,似乎能把孩子正常带大就已经足够好了。正如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杰罗姆·卡根在前言里所说,“作者建议父母应将自己的孩子当做朋友来对待,而非看做是纯种赛马在将来的某一天给他们带来荣誉与富贵,这一点我表示非常赞同。”
 基于以上的原因,我想不宜将它归入通常的“育儿类”图书。
 另一位儿科神经学教授哈利·古甘尼医学博士认为它是“一本优秀的神经科学著作,是研究儿童发育成长的重要读物,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看起来它应该归入神经科学理论专著的类别,但实际上也没有那么吓人,这本书的确是一本普通人就能读懂的书。尤其是家长和老师,或者那些对从胎儿到婴幼儿的神经发育和行为方式充满兴趣的读者,一定会感到它极富启发。一般在讨论到婴幼儿的教育时,人们通常依赖的是平常的经验,津津乐道的多是某些成功的养育者或教育专家的令人艳羡的经验,或者是如洛克、卢梭这样一些富有浪漫主义精神的人类精英的教育假想。而这本书反复在提示我们,实际上发展到21世纪,人类对于从胎儿到婴幼儿的脑神经已经有了许多新的发现,拥有了诸多可以信赖的知识基础,我们完全有可能也非常有必要在这个领域重建最新的知识体系,从而更好地认识和帮助孩子成长。
 通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心里不停地涌出“相见恨晚”的感觉,可惜我女儿已经9岁多了。我不断地回忆起女儿6岁以前的时光,甚至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时光,时不时会心一笑,但总是感觉有点遗憾,错过了对照着这本书进行观察和试验的时期了!不过,它还是极大地满足了我对这个领域的好奇心。
 因此,综合而言,我认为这本书可说是一本富有严谨的科学精神的育儿读本、通俗易懂的婴幼儿神经学专著、非常有启发的科普读物。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虽说“通俗易懂”,作者也时常跳出来跟读者幽默一把,书中也主要是以假想的育儿案例作为主要叙述线索,但通读这本书仍然需要相当的耐心和勇气。幸好这是一趟值得信赖的旅程,而且必将满载而归。(阿甲)
 
 【编辑简介】
 《美好生活的开始》是一部非常优秀的作品,引用了当今最新的研究成果。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了儿童大脑发育的全过程。第一作者诺伯特·赫谢考威茨博士是瑞士著名的儿科医生和神经科学家,另一作者,他的妻子,埃莉诺·查普曼·赫谢考威茨是美国教育学家。夫妻二人联手写作了这本科学性和实用性并重的著作来帮助每一位家长认识和教育他们的孩子,让孩子们的生活有一个美好的开端。
 本书侧重讲述了早期儿童的智力开发,是一部学术性和通俗性兼顾的科学育儿著作。本书按照儿童发育的时间进程进行编排,共4篇:作好准备;第一年;两岁;三到六岁。
 本书从“子宫的日子——你在里面做什么呢?”和“出生——我在这儿”开篇,随着孩子们生日蛋糕上蜡烛的增加,作者告诉父母在每一阶段应该怎样去关心、认识自己的孩子。
 本书讨论了有关儿童早期教育的许多关键问题。本书的一个重要特色是每节结尾设有一个“思考题”。这些思考题都是父母们十分关心的育儿话题,如“额外的刺激是否有助于宝宝大脑的发育?”“音乐对宝宝的大脑发育有促进作用吗?”“如何提升孩子的自信心?”“如果我孩子是性格内向的人我该怎么办?”等。这些话题几乎包括了家长关心的所有儿童早期教育问题。
 此外,书中还附有发育进程表和大脑发育进程图,科学地解释了早期儿童大脑发育的过程。书的最后一节是“给家长的十个指标”,让父母们了解一个身心健康的6岁儿童应达到哪些指标。
 
 【作者简介】
 诺伯特·赫谢考威茨博士,瑞士人,儿科医生、神经科学家。1957年毕业于苏黎世大学,获硕士学位。他对儿童早期教育颇有研究,并在国际著名的出版物上发表过数百篇文章,并著有多本儿童早期教育图书。
 埃莉诺·查普曼·赫谢考威茨,美国人,毕业于德国蒙特豪利约克学院,获学士学位,后就读于美国斯坦福大学,获硕士学位。她在伯尔尼国立师范学院任英文教师14年。
 
 【专家评论】
 1—3岁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吗?我们是基因的产物,还是环境的产物?莫扎特幼年是神童吗?读者可以在这本非常好的书中找到答案,我极力向读者推荐这本书。
 ——查尔斯·尼尔森博士,明尼苏达州麦克耐特大学儿童心理、神经科学和儿科教授
 
 一本优秀的神经科学著作,是研究儿童发育成长的重要读物,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作者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告诉我们如何培养孩子,并让家长亲自参与其中。
 ——哈利·古甘尼医学博士,怀俄明州立大学密歇根儿童医院儿科神经学教授
 
 本书拥有大量的信息和科学的观点,对家长非常有用;本书提供了科学研究最前沿的成果。
 ——詹姆斯·戈巴瑞诺博士,康奈尔大学人类发展学教授
 
 权威、全面、实用、新颖。本书告诉育龄夫妇如何给孩子一个好的开始,书中有大量的儿童心理学知识和实用的方法。赫谢考威茨夫妇写了一本非常有价值的书,是所有家长值得一读的好书。
 ——史蒂夫·瑞兹尼克博士,北卡罗来纳大学儿童发育心理学项目主任
 
 这是一本非常优秀的书,让我们了解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的发育过程,它们又是如何相互作用的。我们还可以了解儿童的个性、气质、语言和自我意识。它不仅仅告诉读者如何去做,重要的是,让我们认识了儿童成长发育的全过程。
 ——古尼·麦克汉医学博士,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神经学和神经科学教授
 
 【目录】
 前言
 第一篇 做好准备
 1 子宫里的日子
 大脑的逐渐成形
 第一次胎动
 感觉我的存在:触觉
 你在那里能听到我的声音吗?
 从里面看
 晚餐吃什么?
 在子宫里学习?
 出生前的刺激?
 妈妈的紧张隋绪会不会影响胎儿?
 个性特征
 做好准备
 思考题
 2 出生
 脑干的重要作用
 头等大事
 新生儿的感官
 肌肉活动
 个性化的神经系统
 做好学习的准备
 对周围人的兴趣
 思考题
 第二篇 第一年
 为艾米丽点燃的第一支蜡烛
 3 生活的开端
 不安情绪与哭声逐渐减少
 轻摇小宝宝
 令人欣慰的一丝解脱
 与医生的初次会面
 一个宝宝一个样
 性情和养育宝宝的方式
 思考题
 4 探险
 充满新奇的世界
 发育之路
 记忆与学习
 恐惧感的出现
 思考题
 5 舒适与交流
 没有歌词的歌曲
 从声音到话语
 思考题
 发育进程
 大脑皮质
 大脑皮质的下面
 神经细胞建立起来的连接
 从感知到行为
 第三篇 两岁
 两岁的艾米丽
 6 发现
 走动和参与
 语言能力的爆发
 玩耍
 思考题
 7 我和你
 是我!
 别人的想法与感受
 正误观念的萌芽
 将脑的两半球相连
 幼儿与性格
 思考题
 第四篇 三到六岁
 六岁的艾米丽
 8 获得本领
 机动性与灵巧性
 从涂鸦到书写
 执行功能
 额先区皮质的主要角色
 记忆的形式是不同的
 想象力
 皮质区的交流
 动机
 思考题
 9 共同生活
 合群
 接管控制权
 脑半球共同工作
 思考题
 10 个性之路
 脾气
 摇篮的礼物:多元智能
 天生与教养
 思考题
 11 给家长的十个指标
 | 
        
          |  | 
        
          |  红泥巴推荐级别:
            ★★★★★ | 
        
          | 
 | 
        
          | 本书被列入以下专题 | 
        
          |  | 
        
          |  更多相关的专题 | 
        
          | 
 | 
        
          | 相关分类 | 
        
          |  | 
        
          | 
 | 
        
          | 收藏本书的会员常常还收藏了以下图书 | 
        
          |  | 
        
          | 
 | 
        
          | 常与本书被收在同一专题的其他图书 | 
        
          |  | 
        
          | 
 | 
        
          | 会员书评 | 
        
          | 
            推荐一本难以分类的育儿科普读物
            (阿甲
            ·2009年03月
            )
            《美好生活的开始——了解宝宝的大脑和行为》是一本专门介绍从胎儿到6岁的宝宝脑神经发育状况与行为方式的书,从美国科学院出版社引进,作者是一对很特殊的父母——丈夫是瑞士一位著名儿科医生、脑神经科学家,妻子是美国一位著名的教育专家。这本书是他们多年合作的结晶,因此书中既有非常前沿的婴幼儿脑神经科学的知识,又有非常直观、亲切的育儿经验。所以也很难对这样一本书进行准确的分类,大概越是优秀的书越是难以限定于某个类别吧。
 
 从语气上看,这本书主要是写给家长的,看起来应该归入“育儿书”。但与市面上通常可见的“育儿类”图书相比,这本书中到处都是脑神经科学术语,虽然读者可以经常翻阅位于本书中部的《育儿进程  大脑内部图:神经系统及周边》,对照专业图表和术语表来参考阅读,但毕竟需要相当的耐心才能读下去。另外,一般的育儿书通常会明确告诉家长们应该或不应该这样做或那样做,而这本书给出的许多答案常常却是“也许”、“还没有充分确凿的证据证明”、“这样试试或许会很有趣”等等,完全是一副科学佬的外交辞令!更有甚者,一般的育儿书往往会贡献许多“灵丹妙药”帮助家长教宝宝成为未来的杰出成功人士,而这本书似乎完全无视许多家长如此热切的渴求,在作者看来,似乎能把孩子正常带大就已经足够好了。正如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杰罗姆·卡根在前言里所说,“作者建议父母应将自己的孩子当做朋友来对待,而非看做是纯种赛马在将来的某一天给他们带来荣誉与富贵,这一点我表示非常赞同。”
 
 基于以上的原因,我想不宜将它归入通常的“育儿类”图书。
 
 另一位儿科神经学教授哈利·古甘尼医学博士认为它是“一本优秀的神经科学著作,是研究儿童发育成长的重要读物,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看起来它应该归入神经科学理论专著的类别,但实际上也没有那么吓人,这本书的确是一本普通人就能读懂的书。尤其是家长和老师,或者那些对从胎儿到婴幼儿的神经发育和行为方式充满兴趣的读者,一定会感到它极富启发。一般在讨论到婴幼儿的教育时,人们通常依赖的是平常的经验,津津乐道的多是某些成功的养育者或教育专家的令人艳羡的经验,或者是如洛克、卢梭这样一些富有浪漫主义精神的人类精英的教育假想。而这本书反复在提示我们,实际上发展到21世纪,人类对于从胎儿到婴幼儿的脑神经已经有了许多新的发现,拥有了诸多可以信赖的知识基础,我们完全有可能也非常有必要在这个领域重建最新的知识体系,从而更好地认识和帮助孩子成长。
 
 通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心里不停地涌出“相见恨晚”的感觉,可惜我女儿已经9岁多了。我不断地回忆起女儿6岁以前的时光,甚至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时光,时不时会心一笑,但总是感觉有点遗憾,错过了对照着这本书进行观察和试验的时期了!不过,它还是极大地满足了我对这个领域的好奇心。
 
 因此,综合而言,我认为这本书可说是一本富有严谨的科学精神的育儿读本、通俗易懂的婴幼儿神经学专著、非常有启发的科普读物。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虽说“通俗易懂”,作者也时常跳出来跟读者幽默一把,书中也主要是以假想的育儿案例作为主要叙述线索,但通读这本书仍然需要相当的耐心和勇气。幸好这是一趟值得信赖的旅程,而且必将满载而归。
 
 【附】
 举例来说,书中第三篇“两岁”中的第6章,在介绍两岁左右孩子“走动与参与”部分有这样两段描述:
 
 在艾米丽一岁的生日聚会上,尽管有几个孩子可以站起来或是试着走那么一两步,但多数的小客人还只能在地板上爬来爬去呢。如今他们都会走了。两岁的马修自己开门和上下楼,一只脚迈上去,另一只小脚跟了上来,一只小手扶着墙。斯蒂文已经可以踮着脚抓气球的线了。
 肌肉发育使得孩子们能够四处行走,这时大脑中枢也开始起作用了。即使在幼儿阶段,从大脑到手指的动作也是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实现。信号是脊髓中的运动神经元的轴突传导而来的,这些轴突现在被髓磷脂的绝缘层包围着。髓磷脂能够消除旁边轴突的干扰,阻止“短路”的出现。这样有利于信号从运动神经元更加快速高效地传达到腿部肌肉。脊髓运动神经元效率的提高同时使括约肌和膀胱肌的自控成为可能,这样幼儿就学着上厕所了。女孩的髓鞘形成比男孩早,这也进一步验证了为什么女孩比男孩早一些学会上厕所的原因。
 
 上面引述的两段大体可反映出这本书的讲述风格。第二段使用一连串的术语来描述的事实,用大白话说大体就是“两岁左右的幼儿一般可学着上厕所了,而女孩通常比男孩早一些学会”。第一段提到的几个孩子都是假想的,为了更具代表性,有男孩有女孩,也有几种典型脾气的孩子。这本书最精彩的部分大概就是讲述孩子的脾气秉性的形成部分了。
 书评人打分: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