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红泥巴书评 | 
        
          | 【名人推荐】 
 爱是一种奇迹
 这是一个描写爱的魔法的故事。
 孩子们对魔法并不陌生。远到阿里巴巴的“芝麻,开门吧”这一咒语,近到哈里·波特骑的飞天扫帚,无数的魔法故事白天攫住孩子的魂魄,夜晚也会潜入他们的梦境。魔法故事是阳光雨露,滋养着孩子们心灵中具有深度、力度的想象的种子。
 然而,还有一种故事播洒着更为神奇的阳光雨露,当孩子们的心灵浸透了这种阳光雨露,就会像童话里迎风而长的巨人,一夜而长大。这种神奇的阳光雨露就是“爱”。
 《驴小弟变石头》就是这样的播洒爱的阳光雨露的魔法故事。
 得到红色魔法石的驴小弟,遇到了饥饿的狮子,他本该使用魔法石让狮子消失,却因为害怕而把自己变成了石头。红色的魔法石就在他的身边,可是,他却没办法拿到。他唯一的机会是有人不仅发现这颗红石子,而且还得希望红石子旁边的这块岩石能变成驴子。可是,世界上有谁会希望一块岩石变成驴子呢?据讲这个故事的作家的估算,“这个机会顶多只有十亿分之一”。
 驴小弟还会变回来吗?我们能够看见奇迹的出现吗?
 驴爸爸和驴妈妈到草莓山上去野餐。接下来发生的一切改变,都与爱和亲情有关:驴妈妈坐在驴小弟变成的岩石上,而“她温暖的体温弄醒了正在冬眠的驴小弟”;驴爸爸看到了那颗红石子,如果他内心处没有对驴小弟的思念,对驴小弟收藏石子的爱好不去欣赏,怎么会把这颗石子拾起,并珍重地放到岩石上;如果妈妈爸爸没有表达希望小宝能和他们在一起的强烈愿望,驴小弟怎么会情不自禁地在心里喊:“我希望变回原来的我!”
 在这个故事里,魔法也需要有爱来点化才能应验!如果没有驴妈妈、驴爸爸对驴小弟如此深切的爱,红色的石子不过像一颗普通的石头。是爱点石成金,把只有十亿分之一的机会,变成了百分之百的奇迹。
 让我们在分享了驴小弟与妈妈爸爸重逢的惊喜和幸福之后,品味故事最后的一段话:“回到家里,驴爸爸就把那颗神奇的小石子放进铁打的保险箱里。也许有一天他们会用到它,但是现在,说真的,他们还会希望什么呢?他们已经有了他们想要的一切了。”
 所以,我要说,这不仅是一个讲述爱这一魔法创造奇迹的故事,这也是一个讲述爱才是世上最珍贵的财富的故事。
 艺术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驴小弟变石头》的故事的特色在于充满了曲折和波澜,堆积起来的矛盾和问题把故事引向高潮,然后等待一种叫作“爱”的力量来解决。爱是巨大的潜流,推动着故事的发展和变化。
 《驴小弟变石头》获得1970年美国凯迪克金牌奖。该奖项代表着美国儿童图画书领域的最高荣誉。该作采用的这种非写实的绘画风格代表着现代美国儿童图画书艺术的潮流。
 ——朱自强(中国海洋大学儿童文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内容简介】
 
 一个雨天,驴小弟捡到一块可以实现他的愿望的魔石。但是在回家的路上,驴小弟被突然遇到的狮子吓着了,他下意识的想法却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结果。他变成了石头。
 那么驴小弟后来是如何和他的爸爸妈妈重逢,又是如何变回自己的,这其中充满美丽温馨,还有神奇。图文生动有趣,《信谊世界精选图画书:驴小弟变石头》是一本深受各地孩子喜爱的现代经典。
 
 【作家简介】
 
 (美国)威廉·史塔克(William Steig)
 
 威廉·史塔克(William Steig),美国著名插图画家和童话作家。1907年出生于纽约,大学分别于纽约市立学院及国立设计学院就读。史塔克从小就对绘画产生浓厚兴趣,23岁时展开职业漫画家生涯,为《纽约客》等杂志设计封面和内页插画。1968年,他出版第一本儿童图画书,当时很多人都觉得惊讶,但也都分外佩服他61岁“高龄”重新涉足另一个行业的勇气。结果第二年,他便以《驴小弟变石头》名列号角图书(Horn Book)的佳作榜上。次年,凯迪克图画书金奖也颁给了此书。之后,他的作品源源不断且纷纷摘下大奖,1983年即以《老鼠牙医——地嗖头》得到纽伯瑞佳作奖,他本人也在1988年获得安徒生奖的提名。这位爷爷级的作者于2003年与世长辞,享年96岁。
 | 
        
          |  | 
        
          |  红泥巴推荐级别:
            ★★★ | 
        
          | 
 | 
        
          | 本书被列入以下专题 | 
        
          |  | 
        
          |  更多相关的专题 | 
        
          | 
 | 
        
          | 相关分类 | 
        
          |  | 
        
          | 
 | 
        
          | 收藏本书的会员常常还收藏了以下图书 | 
        
          |  | 
        
          | 
 | 
        
          | 常与本书被收在同一专题的其他图书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