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去捉狗熊(0启发精选国际大师绘本系列) 购买→ ←查看
有1人为本书写书评 总点击数21438次
 
其他
启蒙读物
文学
教育
自然百科
卡通漫画
人文社科
艺术
语言
体育
电脑网络
工具书
电子出版物
不区分
 

 

 
 
我们要去捉狗熊(0启发精选国际大师绘本系列)
We're Going On A Bear Hunt

请点击打开图书预览,不能打开请与管理员联系。 (英)迈克尔·罗森
(英)海伦·奥克森伯里
林良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10年01月 出版

暂无库存

原价:32.8 会员价:28.9
会员折扣:88%

开本:12 装帧:精装

关注年龄: 3~6岁 6~9岁

综合推荐级别: 5.0

 

红泥巴书评
【内容简介】 
    有趣的故事、轻快的节奏,还有清新的图画,身临其境的纸上探险,与孩子一起分享捉狗熊的兴奋与惊险吧。 
  有一户人家,趁着好天气要去捉狗熊,他们经过了高大摇摆的野草、又凉又深的河水、又深又黏的烂泥、好大好深的树林、又急又大的风雪、又窄又暗的山洞,终于在山洞里发现一只狗熊,然而他们一见到巨大的狗熊,马上回头跑回洞口、跑回风雪中、跑回树林里、跑回烂泥地、再跑回野草地,最后打开自家大门,跑进卧房,盖上被子,吓得再也不敢去捉狗熊了。全书以韵文朗诵诗的方式呈现,读起来朗朗上口,适合全家一起朗读。 
 
【作者简介】 
    迈克尔·罗森(Michael Rosen),1946年生于英国。他是一位诗人、剧作家,同时还是一位播音员和表演工作者。他毕业于牛津的瓦罕大学,曾在BBC电视台工作了三年。自1970年开始创作童书,至今已经出版了十六本。迈克尔曾经荣获过非凡诗作奖,《我们要去捉狗熊》一书不但连获英国数项大奖,还成为了一本流行欧美的畅销书。2004年,他与2002年国际安徒生奖画家得主昆丁·布莱克(Quentin Blake)合作的《迈克尔·罗森的悲伤之书》(Michael Rosen's Sad Book)又成为了焦点之作,先后被译成了九国文字。因为对儿童文学的贡献,1997年迈克尔获得了埃莉诺·法杰恩奖(Eleanor Farjeon Award)。他的著作还包括《小兔子福福》及“赏心悦目的集锦书系列”等。 
    迈克尔目前和妻子及五个子女定居在伦敦东部。 
 
【画家简介】 
    海伦·奥克森伯里(Helen Oxenbury),最受欢迎的童书插画家之一,1938年出生于英国萨福克郡,是一位建筑师的女儿。她曾在伦敦的中央艺术学院研习剧院设计。她曾作为绘景师在以色列度过了三年时光,还曾为特拉维夫的哈比尼克剧院做过设计。1979年,海伦以《旺格的帽子和平凡之家的龙》一书获得了凯特·格林纳威大奖。1999年,她为刘易斯·卡洛尔的《爱丽丝漫游奇镜》重新绘制了插图,这本书又为她赢得了第二个凯特·格林纳威奖。此外,她还因《我们要去捉狗熊》、《农场主的鸭子》(Farmer Duck)、《三只小狼和大坏猪》(The Three Little Wolves and the Big Bad Pig)和《太多》(So Much)分别于1988年、1991年、1993年和1994年四次获得了凯特·格林纳威奖的提名。 
    1964年,海伦嫁给了图画书画家约翰·伯宁罕,而伯宁罕也获得了两次凯特·格林纳威奖,他们有三个孩子。她是在结婚、有了小孩之后,才开始创作图画书的。海伦特别关注图画书:“要尽早让孩子接触图画书,因为这是他们未来一生阅读和学习的踏脚石。”她认为今天的孩子对视觉画面非常通晓,插图能帮助他们减少对文字的恐惧,图画书更是帮助孩子走进图书世界的入场券。 
 
【图画赏析】 
                         身历其境的纸上表演        
                                     ——刘宗铭 ◎ 专业插画家、漫画家 
    本书作者迈克尔·罗森是诗人、表演工作者、播音员和剧作家;而绘者海伦·奥克森伯里曾经研习剧院设计,为剧院、电影、电视工作过。 
  看完这本图画书,再了解作者、绘者的专业背景,才恍然发觉为什么看这本书,像是到剧院观赏了一场情节变化丰富、人物表情生动的表演。尤其配合角色的多彩多姿的背景,以及舞台画面般场景的排列、分镜和推出,在构图与气氛的完美营造之下,给人感觉真实而有吸引力。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观赏这场《我们要去捉狗熊》的演出吧! 
  一片片温柔的海浪,从开阔的海上拍向有岩石的沙滩上,远处飞翔的海鸥及点点帆影,拉开了这天的序幕—— 
  剧中的人物有:爸爸、姐姐、妹妹、弟弟和刚学会走路的小宝宝。也请大家留意这本书中的许多重要配角,依序出场的有:小狗、海鸥、野鸭、鸟类、狗熊等动物;还有,只闻其声不见其影的报幕者,又是谁呢? 
  作者以重复的语句,把主角们带入一种冒险的情境。在重复的语句中,间隔着自然界的声音,显示诗人充满节奏的韵律感。你听: 
  窸窸窣窣! 
  窸窸窣窣! 
  窸窸窣窣! 
  由小而大的字体,也使声音产生由远及近的逼真效果。 
  同时,在不断变换的背景下,让观赏者有充分的视觉享受。你看,平地、野草丛、河水、烂泥地、树林、风雪、山洞、家中……这些场景的变化,更使得探险的过程一幕幕生动地展现开来。 
  画家用粗细浓淡的铅笔笔触,勾勒人物和背景;前半段以单色跨页的素描涂绘,搭配上间隔出现的彩色跨页水彩画,从色彩上配合了文字的节奏和韵律;而书的后半段则全以彩色呈现,突出表达了故事的高潮。画家很重视大气的光影流动及色彩的变化,使物象呈现出层次分明的立体感和真实感。 
  图画还十分注重每个角色的表情、动作及前后的变化,都有用心的表现——像姐姐帮妹妹穿鞋的表情,和抱着小宝宝的亲情明显有别;在树林中,妹妹犹豫害怕的神情,让姐姐也紧张地跌跤了;狗像是勇敢的探路者,走在最前头;风雪中,大伙儿缩头抱胸取暖的模样等等。故事的最后用压缩的大幅及四幅跨页的长条连作,把狗熊追、大家逃的整个过程,做了紧凑的连续描绘。 
  狗熊在月夜中独行的结尾画面,像是幕落的形式,孩子们在安全可靠的家中,可以安心地入眠了。
 
红泥巴推荐级别: ★★★★★

关于本书的成就与赞誉
★第14届日本绘本奖特别奖 
★1988年英国凯特·格林纳威奖提名 
★1989年美国内斯尔·斯马尔蒂斯图书奖 
★1990年美国《号角书》杂志年度好书奖 
★入选纽约公共图书馆“每个人都应该知道的100种图画书”

本书被列入以下专题
更多相关的专题

相关分类

收藏本书的会员常常还收藏了以下图书

常与本书被收在同一专题的其他图书

经典书评
  • 去捉狗熊的美好一天 (彭懿◎儿童阅读推广人 )
        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一个年轻的爸爸率领着他的四个孩子——一个还在蹒跚学步的婴儿、一个学龄前的男孩儿、两个穿着裙子的漂亮女孩儿——外加一条黑色的牧羊犬,欢呼雀跃般上路了!他们排成长长的一队,又蹦又跳地去捉狗熊了!捉狗熊?是的,是去捉狗熊,而且还是要去捉一头大狗熊!听,这五个猎人还唱起了鼓舞人心的《捉狗熊歌》:“我们要去捉狗熊/我们要捉一只大大的/天气这么好/没什么好怕的”。 
      不是开玩笑吧?不是。 
      你看,一条又深又冷的小河拦住了他们的去路,他们脱鞋下河,一边唱着“上面飞不过/下面钻不透/天啊/只好硬着头皮向前走”的歌,一边勇敢地涉了过去。一片又深又黏的烂泥拦住了他们的去路,他们照样一边唱着“上面飞不过/下面钻不透/天啊/只好硬着头皮向前走”的歌,一边深一脚浅一脚地走了过去。捉狗熊的路非常遥远,他们又先后遭遇了树林、暴风雪……当这一家人跌跌撞撞地摸到了熊洞里的时候,啊,一头巨大的熊扑了出来。 
      于是,这五个勇敢的猎人调头就逃。这回他们不唱歌了,他们失魂落魄地又一次穿过暴风雪、树林、烂泥地、小河……一直被熊追回到了家里。五个人钻到了一条粉红色的大被子下,这才长长地松了一口气:“我们再也不去捉狗熊了!” 
      这……不会是真的吧? 
      这当然不是一次真正的捉狗熊行动了。捉狗熊,怎么能不带上枪呢?怎么能带上一群手无寸铁的孩子呢?那不是去捉狗熊,而是去喂狗熊了。显然,这不过是一次幻想的狩猎,是一次奔放而又快乐的想象力的游戏。 
      《我们要去捉狗熊》所以能让世界上那么多家庭如醉如痴,秘密只有一个,就是它是一本非常适合一家人(而不仅仅是父母读给孩子听)大声朗读的图画书。 
      “我们要捉一只大大的/天气这么好/没什么好怕的(We're going to catch a big one / What a beautiful day/ We're not scared)……”这原本是一首英国非常古老的野营歌(camp chant),朗朗上口,念上去有一种非常强烈的拍手节奏(hand-rhyme)。诗人迈克尔•罗森发挥他的想象力,将这首脍炙人口的传统野营歌重新演绎成了一个现代的捉狗熊故事:“我们要去捉狗熊/我们要捉一只大大的/天气这么好/没什么好怕的(We're going on a bear hunt / We're going to catch a big one/ What a beautiful day / We're not scared)……”从头至尾,每一句话都充满了一种高亢、韵味十足的音乐感,如果朗读者再融入一种表演的情绪,那听上去简直就像是一幕童话诗剧了。亚马逊网上的评论说它是一个可以大声朗读、节奏轻快的文本(read-aloud romp),是的,它非常适合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声情并茂地朗读。 
      句子押韵,加上又采用了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反复的形式——这本正文一共32页的图画书,前面24页的句子基本上都是一样的:“我们要去捉狗熊/我们要捉一只大大的/天气这么好/没什么好怕的……上面飞不过/下面钻不透/天啊/只好硬着头皮向前走。”只是中间分别更换了野草、烂泥等几个词——所以哪怕是再小的孩子只要跟大人读上几遍,也能顺口而出这首逗人发笑的游戏歌了。 
        但要说最让孩子们开心的,可能还是那些生动的象声词了。比如形容五个人穿过草地的“窸窸窣窣(swishy swashy)”声、涉水过河的“哗哗啦啦(splash splosh)”声、走过烂泥地的“唧唧吱吱(squelch squerch)”声、穿过森林的“磕磕碰碰(stumble trip)”声、暴风雪“呜呜呼呼(hoooo woooo)”的呼啸声……孩子们天生喜欢这些具有音响效果的象声词,好发音,可模仿,读上一百遍也不会说厌烦。 
      有了这样的文字做脚本,再加上海伦·奥克森伯里的画,迈克尔·罗森与海伦·奥克森伯里的这次合作真可以说是天衣无缝,想不成为一本畅销书都难! 
      海伦·奥克森伯里没有把这本书完全画成彩色,她这次玩了一回概念,把它设计成了一页黑白间隔一页彩色的形式。黑白页是炭笔画,画面柔和,速写似的线条非常灵动、简练;而彩色页,则是画成了她最拿手的水彩画。我太喜欢她的那些将水彩的特性发挥到了极致的水彩画了,尤其是画天空的几张。她用的是重磅水彩纸,就是表面粗糙不平的那种,饱蘸了水的颜料一上去就慢慢地洇开了,形成了一种水墨淋淋的天光效果。可能是为了不与前面的炭笔画形成太大的反差,她还故意选用了一种暗淡的泥浆色(puddled colors)。至于她为什么把它画成了一页黑白一页彩色,当然不是心血来潮。   
        我发现,每当书中的五个主人公陷入困境,比方说前面出现了一条河或是一片烂泥地时,她就把画面画成黑白,而当五个主人公知难而进、下到河里或是烂泥地里时,她就会画成彩色。这一黑一彩,可以说是一种潜在的节奏,一次次把人的情绪推向高潮。 
      这本书的画面与版式设计上可圈可点的东西太多了——一大半跨页的彩色画面上都没有文字,只是在左面的一页中央画了一个画框,写上了诸如“窸窸窣窣”、“哗哗啦啦”、“唧唧吱吱”一类的象声词;当五个人被熊追得落荒而逃时,好像是为了配合他们几个人逃命的速度,画面一切为三:逃出山洞,逃出暴风雪,逃出树林……一页上是三幅拉长了的画面。 


 
 
我的书架 收藏排行 书评排行 点击排行
 
2002-2013 ©北京红泥巴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club@hongnib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