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孩子阅读—问与答  


推荐书目(按年龄)

推荐书目(按类别)

如何阅读

有关图书

阅读故事

相关问题
 

 
【标题】怎么让孩子理解虚构与现实?
【作者】筱音爸爸
【来源】新浪亲子阅读论坛
 
   主题:怎么让孩子理解虚构与现实?
作者:想当好妈妈

儿子在听故事的时候问题很多,比如:他会问孙悟空现在在哪儿,我只好告诉他,孙悟空只是虚构出来的一个人物,他只出现在神话故事里。还有其他很多故事和动画片里的角色,儿子对于他们是否在现实中存在很困惑。我想告诉他这些都只存在故事里,但又怕由此打击他对故事的热爱:都是假的,没意思!但如果我说这些都是真的,显然也不行。有时候我能感觉到儿子的矛盾,孙悟空、奥特曼在哪里,世上真的有巫婆吗(我告诉他有的地方还有,唉,没办法)?动物根本不会说话,小花小草更不能。我不知道该怎么向孩子解释,这些故事就是这样的,它们很好听,它们很少给孩子带来过困惑,我不知道到了儿子这里怎么就会变得这么现实!是不是我的孩子缺乏想象力,他不知道虚构也是文化中的一部分。每当我说“这只在童话故事里有”这样的话的时候,就好象在犯罪,我自己也不喜欢太现实太真实,这样说显然会大大降低故事的吸引力。 
不知道各位爸爸妈妈有没有过这样的时候。不过我想可能他长大了会自己明白,文学有它自己对现实的表达方式。 

主题:对于四岁半的孩子,没有必要对他讲解虚构吧 
作者:我家有个石榴宝

如果是我,我就说:孙悟空住在一个有山有水的好地方,他每天吃大仙桃,和小猴子一起玩耍,过得开心极了。如果他继续问这个地方在哪里,我就故作神秘地说:离这里很远呢,等妈妈有空的时候带你去。接下来,就是讨论旅游的问题了,这可是现实的东西,比较容易回答。 

你说“动物根本不会说话,小花小草更不能”,为什么不能呢?在孩子眼中它们是能的。我把所有这些虚假的东西都当作真实的东西,和孩子一起编故事,一起沉浸在童话世界里。我觉得没有必要去解释什么“这只在童话故事里有”,对于孩子来说,他所想的、他所听的、他所见的都是真实的,象空气和水一样自然地存在和流淌。 

我怀疑,不是你的孩子缺乏想像力,而是你自己缺乏想像力,在讲故事的时候不够投入与自信。 

给你说个笑话:我每天抱着石榴,猛亲她的胖脸蛋,说石榴肉真好吃。石榴乐呵呵地享受着我的拥抱和亲吻,当我太使劲的时候,她就躲开嚷嚷:这是假的石榴,要假吃不能真吃。我们在草地上追逐,玩追打大灰狼的游戏,当我这只大灰狼猛地拍一下小兔子的屁股,石榴也抗议:你把我打疼了,不能真的打。我觉得呀,孩子其实是理解现实和虚构的,她说是现实就是现实,她说是虚构就是虚构。 

主题:虚构与现实、真与假是两对不同的概念吧。
作者:筱音爸爸

虚构并不等于是假的,所谓现实也未必是真的。 

比如一个虚构的故事,可以包含世界和生活中非常真实的一面,越真实越让人感动。《夏洛的网》从头到尾都是虚构的,它打动我们,是因为触及到人类的真情。 

相反,我们在报纸上读到的新闻应该算是现实吧,但我们知道,现在新闻掺假的例子也太多了吧。当一个事件发生后,我们站在一个角度刻意去关注一面而忽视另一面,这种所谓的“现实”同样也是虚假的。 

写《夏洛的网》的怀特收到过上万封孩子们的信件,他们中的许多人问:你讲的故事是真的吗? 

怀特给孩子们写了一封回信,他说,我写的故事是由幻想的形象和事件构成的想像故事。在现实生活中,一个家庭不可能有一个长得像小老鼠的孩子(《精灵鼠小弟》),一只蜘蛛不能在网上织出文字(《夏洛的网》),一只天鹅不能吹小号(《吹小号的天鹅》)。不过现实生活只不过是一种生活,除此以外,还有另一种想像的生活。虽然我的故事是想像的,我愿意相信它们也包涵着某种真实——关于人和动物感觉、思考和行为方式的真实。 

我是这么理解的。无论是写实的故事也好,还是童话、幻想小说也好,虚构故事都包含着真实的生活经验,没有任何一个故事是不依托人的生活经验而来的,优秀的故事总能从某个角度真实地再现,并让我们获得真切的体验。所以,我们可以完全自信地告诉孩子们,《西游记》是真的,《哈利·波特》也是真的。 

孩子渐渐长大,他们能够渐渐区分虚构和现实。就像心理学家所发现的那样,绝大多数孩子在7、8岁的时候可以很自然地接受“圣诞老人是虚构的人物”这样的概念,这种“发现”并不会给孩子带来什么不良的心理震荡,反而是许多大人对这一天的到来忧心忡忡。其实我们都曾经从孩子走过来,谁在儿童时代没有经历过童话式的思维过程呢?那非但不是可怕的,反而是某种非常值得怀念的经历,难道不是这样吗?也许我们还残留的一些关于美与哲学的情怀,正是从这种经历中来的呢?
 
   
 
文章版权属原作者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