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孩子阅读—写给家长和老师  


书目简介

班级书目

家庭书目

阅读杂议

关于我们

 

 

   
【标题】再谈怎样看待“另类”的儿童文学?
【作者】阿甲
【来源】原创
【简介】新浪亲子阅读论坛上的对话

 
 

 再谈怎样看待“另类”的儿童文学?

前几天,在一个帖子里我抒发了一些关于“另类”儿童文学的感想:
http://myarticle.sina.com.cn/forum/myarticle/articleview.cgi?uid=81598805&path=18952430931

大家给了我不少鼓励,也提出了一些新的问题,于是我又多了一些感想,憋不住想再说说。
有关问题我大致归纳了一下:

① 有的优秀的童书中暴露了一些社会阴暗面,给孩子看了是否会有不良影响?比如,有人提到《小猪唏哩呼噜》里就说到了奸商什么的。

② 有些经典的童书中有暴力场面、人性阴暗的行为,能给孩子读这些吗?比如,即使白雪公主这样的故事中也一会儿挖小鹿的心脏(虐杀动物?)、一会儿用毒药(投毒?)。恰好,前不久,我还看了一位身在美国的中国妈妈写的批评文章,说是中国的传统故事如“三打白骨精”有明显暴力倾向,不如美国的儿童读物温良。我很可惜这位妈妈似乎没有看整日追追打打的《猫和老鼠》,或者是美国人拍的《花木兰》,好家伙,一下子雪崩就把匈奴一支军队灭了!你说暴力不暴力?

③ 有些故事本身就是吓人的恐怖故事,有的孩子读了吓得晚上睡不着觉。怎么能让孩子读呢?

④ 同意不妨让孩子们去学皮皮,但是,这个现实世界里能有皮皮似儿童的立足之地吗?(这是一位小学语文老师的问题)

我想来想去,发现越是这样简单的问题越是无法回答。一来对这些问题我自己仍然有许多不解的困惑,二来这些问题的背后有非常顽固的观念,不去找到埋藏在深处的前提假设,似乎是无法解决的。

不过我确信,我们从提问题本身所收获到的远大于回答问题本身。所以,我还会继续提问题。在提问题的过程中,有许多故事涌到我的脑海里,像电影一样。我试着来抓住几个。

有一本图画书让我印象非常深刻。我在一位朋友家读过,美国原版书,大致适合2岁以上的孩子,很可惜我没有记住书的名字,而且我也只记住了几幅最让我感动的画面(看来是不如孩子了)。

这本图画书每页只有一句话,全篇是一个孩子和妈妈的对话,正面是孩子的话,反面是妈妈的话。

孩子对妈妈说,我要离开你。妈妈对孩子说,没关系,那我会想法陪着你。

孩子对妈妈说,我要变成一只小兔子。妈妈对孩子说,那我会变成一个兔子洞,守着你。

孩子对妈妈说,我要变成一棵树。妈妈对孩子说,那我会变成一片原野,让你长在我身上。

孩子对妈妈说,我要变成一艘船去远航。妈妈对孩子说,那我会变成海上的风吹鼓你的风帆。
……我只记得几句,大概是这样。画面非常美,无论孩子和妈妈变成什么,那件东西都有孩子和妈妈的形象,非常好玩。我想爱读书的小孩子会爱极这本书的。

有人认为儿童读物只是一个人一生中的过渡读物,终究要读大人世界的经典名著才算得上阅读的。我也曾经是这种观点的顽固支持者。不过我现在“皈依”了。我非常想请持这种观点的大人认真来读一读儿童文学中的极品,哪怕只是2岁孩子的读物,也说不定能让你叹为观止!至少这本书给我的启示,一点也不亚于鲁迅先生的《野草》所给我的启示。

这本书的图画、故事和对话一直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你不妨先想象一下这个故事,我会慢慢告诉你它给予我的启示。


给孩子的文学应该是怎样的?
为什么慈祥的孙幼军老先生,非要在他的童话里写入社会的阴暗面呢?
为什么格林童话、天方夜谭、中国神话里的故事有那么多暴力内容,我们还要给孩子们讲呢?
为什么儿童文学里居然容忍恐怖的存在,不怕伏地魔吓得孩子们睡不着吗?
为什么那些被亿万孩子热爱的儿童文学经典的主角近到皮皮、埃米尔,远到彼得·潘、汤姆·索耶,都是些顽皮的孩子呢?孩子们都学那样,怎么长大呢?
嘿嘿,再问下去,我快变成日立电器广告中的那个小男孩了……

最后问一句吧:为什么孩子需要自己的文学呢?从大人的碗里扒拉一些饭菜过去,不一样可以把他们拉扯大么?

想起一首歌。先轻松一下:

“昏黄的灯光不停掠过身旁延伸到无穷远处 / 车以不变的速度将灯与灯之间的空隙填补 / 下不停的雨好像你的哀愁在离别时仔细叮嘱 / 窗外的景色模糊在这条离开家的路……”

对了,是齐秦的《离家的路》。英文歌里也有“……Five hundred miles away from home, away from home.”

想象一下,这两首歌里的主角,多半是个自以为是的大男人,做了一个自以为了不起的决定,义无反顾地要到那个自以为天空地阔的世界去闯荡。第一,你很难想象这位主角是一位女性,其实即使是女性也没有逻辑错误,但你就是很难想象;第二,你根本无法想象主角是一位孩子,这是不可能的!为什么呢?

在我们内心深处,深埋着某种拿出来曝光却显然不太合逻辑但又顽固不化的观念。而这正是我们去理解一些看似不可理解的事情的前提。
有个有趣的公式:
属于孩子的文学世界的标准模式:在家——离家——在家。(home, away, home)
相比之下,大人的文学世界允许这种模式:在家——离家。

你肯定能明白,这里的“在家”和“离家”只是一种比喻式的描述。

为什么在家?因为习惯,因为我们需要基本的生存,因为需要依赖、需要安全感、需要休息。

为什么离家?因为厌倦,因为需要精神上的刺激、需要被愉悦,需要新的思想、观念,需要尝试新的生活,需要改变环境,因为需要独立、需要证明自己、需要自由,因为需要新的一切的一切的体验,因为需要寻找生活的意义,因为希望不再是自己,因为,因为,因为,……你来帮我填空吧。

为什么又在家呢?因为外面危险!不习惯、不安全,让人感到疲惫,无所适从……

让我们再想想那首歌《离家的路》。忧郁、缠绵,又十足的大男子气!一个在家吃完饭洗碗的男人,唱起这首歌来,也能十分陶醉。即使夫人此时又送上了一堆待洗的盘牒也毫不在意。大家知道,他并不打算真的要离家出走,能在家里唱这首歌的,多半不会出走的。不同意的请举手——好,无人反对。

再来想想那本图画书。

如果你的孩子对你说:妈妈,我要离开你。(你会怎么反应?)就在说这话的一分钟之前,他还说:妈妈你别走。

“离开”这两个字只是一种隐喻。孩子通常是这样说的:我不是小娃娃,我是孙悟空;我是大哥哥;我是大姐姐;我自己来;不要喂;我自己洗手……在这个故事中,“离开”包含了类似的涵义。

昨天我们还一口一口地喂着孩子,今天突然他(她)一定要自己拿汤匙、筷子。聪明的爸爸妈妈,会很高兴地接受孩子的要求,耐心地帮助指点,哪怕孩子吃饭的时候弄得一塌糊涂。

孩子说:妈妈,我要离开你。妈妈说:没关系,我会想法陪着你。

这是了不起的妈妈,她不会对孩子说:不行,你还没有长大,不能离开!她在告诉孩子,大胆长大吧,大胆往前走吧,我会在你的身边,我会永远爱你!

你能理解,我在读到这本两岁孩子看的图画书时所体会到的感动么?

表达这么复杂深沉的理念,它用的是如此简单美丽的语言,童话的趣味,梦幻般美丽的图画。这样美妙的书,怎不让孩子心动?怎不让爱着孩子的大人心动?

在家——离家——在家

孩子与大人在“离家”的需求方面只有程度的不同、方式的不同,没有本质的不同!

孩子很快就有了自我的意识,他们希望获得独立的地位,他们很快就不能容忍什么大人都来抚摸他们的头,甜腻腻地说“宝宝真乖”“宝宝真好玩”。他们说,你是怪兽,我是奥特曼。

孩子害怕烦闷。《戴高帽的猫》里,小男孩和妹妹被阴冷的雨天闷死,他们希望一定要“有点儿事情做做”。

孩子喜欢“破坏”。没有在有意无意中“破坏”东西的孩子,我没有见过。他们被大人约束得规规矩矩,但内心深处渴望着“大闹天宫”。于是罗大里在他的一篇童话里设计了一个专供孩子破坏的大楼,孩子们可以合法地到大楼里去破坏,然后回到家再也没有破坏的欲望了。哈哈我说,这座大楼怎么就像是儿童文学的一个影子?

孩子需要哈哈大笑,“疯疯癫癫”。他们并不总是像大人那样只说“人话”,他们经常发些无意义怪兮兮的声响组合,香港人叫做“无厘头”,老外叫做“nonsense”,国外经典儿童诗歌里专门有一部分就是nonsense。

孩子们要做大事。小埃米尔丢了钱,他要联合其他的孩子,天罗地网抓捕窃贼;飞天小女警们整天想着去拯救世界,她们的名言是“在临睡前拯救世界”。

孩子们也会困惑、也会无助。他们也会想象身边的教室突然变成了那个阴郁却充满魔力的城堡,他们想象自己成为危险的魁地奇比赛中的冠军,他们愿意让自己到阴森恐怖的禁林里去放纵地尖叫……

不过与大人过过“离家”的瘾不同,所有经典的儿童的文学最后都“回家”了(其实许多大人的文学作品也都有“回家”的安排)。
——卖火柴的小女孩与祖母上了天堂;
——白雪公主、睡美人、与野兽同住的美丽女孩都嫁给了心爱的王子,他们从此住在城堡里,过着幸福的生活;
——小猪唏哩呼噜的妈妈把他从床下抱起来,盖上被子,他还继续着甜甜的美梦;
——戴高帽的猫把所有的东西都收拾好,两个孩子又坐到窗前,妈妈回来了,一切都跟离开时一样;
——哈利·波特来到校长的房间,邓不利多娓娓道来故事背后的故事,还有勇气和爱;
——霍格沃兹一片明亮和欢腾。

用一句飞行术语:安全着陆。

奥地利女作家涅斯特林格在她的童话小说《狗来了》的末尾写下这么一句充满智慧的箴言:“如果从未到过辽阔的世界,人们会感到非常可惜和遗憾。但不能留在家里,人们同样也会感到非常可惜和遗憾的。”

这就是儿童的文学。

所有的孩子都会长大,问题是我们愿不愿意和他们一起长大。人世间的种种的种种,他们都有可能去体验,体验愈多,感悟愈丰富。那些优秀的虚构的或非虚构的作品,让孩子们获得十分丰富也十分安全的体验,为他们最终去独立探寻真实的世界准备经验和智慧。更何况,也许你还没有发现自己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引路人。

最后,我想起了一个划归在大人文学世界里的《堂·吉诃德》。这位最后的骑士在阅读了大量骑士小说后走上了义无反顾的骑士之路,他在现实世界里的聪明劲儿还不如半呆不傻的桑丘,可是他在精神世界里的正义感、真诚和无畏,是一座不朽的碑!也许塞万提斯在开始写这本书的时候,很想提醒我们不要中了骑士小说的“流毒”,可是他最终把这个故事写成了一面巨大的镜子,照着我们所有的人:精神世界的堂吉诃德,现实世界的桑丘。照着这面镜子,我们学会了自嘲,在淡淡的一笑中,我们继续着桑丘式的生活。有人决定做堂吉诃德吗?决定的请举手——好的,没有一个。

彼得·潘是永远长不大的孩子,温蒂会长大,但她的孩子会再次去到永无岛,然后是孩子的孩子,孩子的孩子的孩子……长袜子皮皮也不会长大,说不定她还会去做女王,在她的王国里人们拒绝长大。

永无岛和皮皮的王国是孩子也是大人的镜子,它照见生活可能的另一面,未必不会更好的一面。我们无法拒绝长大,但我们应该在心底存下这面镜子,在纯净美丽的幻想中,我们至少可以问一问:

为什么生活不是可能的另一面?

 
我的书架 收藏排行 书评排行 点击排行
 
文章版权属原作者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