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王的提琴手等百家寓言第二辑系列5册 购买→ ←查看
总点击数2687次
 
其他
启蒙读物
文学
教育
自然百科
卡通漫画
人文社科
艺术
语言
体育
电脑网络
工具书
电子出版物
不区分
 

 

 
 
国王的提琴手等百家寓言第二辑系列5册

请点击打开图书预览,不能打开请与管理员联系。 林晓玲等编
波凡提妮 等

汕头大学 2011年05月 出版

暂无库存。

原价:49.0

开本:24 装帧:平装

关注年龄: 3~6岁 6~9岁

综合推荐级别: 5.0

 

红泥巴书评
【书目】 
《国王的提琴手》——出自《韩非子》 
《谁是谁的梦?》——出自《庄子》 
《谁也不让谁》——出自《战国策》 
《金币没有在这里》出自民间故事 
《听不见》——出自《吕氏春秋》 
 
【故事简介与绘者简介】 
  《国王的提琴手》出自战国时代的《韩非子》,故事中的“南郭先生”不会吹竽,却混进三百人的大乐队里,假装自己吹得很好的样子。后来的人便用“滥竽充数”这个成语来比喻以不好的东西充场面,或是没有学问的人冒充专家。 
绘者简介 
   波凡提妮(Silvia Provantini) 
   意大利画家。她最擅长水彩技法,偶尔也会利用电脑绘图达到水彩的效果。她的作品构图大方,善用色块凸显角色,人物造型夸张,表情线条简单却非常生动。她曾出版过《三只小猪》《国王的提琴手》等绘本。 
 
  《谁是谁的梦?》出自战国时代的《庄子》,叙述庄周做梦时,梦见自已变成了翩斓飞舞的蝴蝶,梦醒后,庄周忍不住想:  “究竟是我梦见自已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梦见变成了我呢?”后人用“庄周梦蝶”来比喻人生的变幻无常。 
绘者简介 
   贝儿泰勒(Nicoletta Bertelle) 
   来自意大利帕多瓦的贝儿泰勒,与多家意大利及各国出版社合作,迄今已出版超过35本绘本。意大利电视台还将她的作品改编成卡通片,深受好评。她目前专职为一家艺廊绘制版画,同时还带着动画造型布偶,四处演讲。 
 
   《谁也不让谁》出自战国时代的《战国策》,当时赵国想要攻打燕国,旁人便用“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来劝谏赵王:蚌壳夹住鹬鸟的嘴巴,到最后两边都受伤,双双被渔人给捕获。后人用这个成语来比喻双方争执、僵持不下,最后反而让别人获利。 
绘者简介 
    何雷洛(Javier zabala HeI]rero) 
    西班牙籍的何雷洛白里昂应用艺术学校毕业之后,又到奥维多艺术学院继续学习美术设计及插画。毕业后他进入媒体和广告公司工作,并在1988年移居马德里,开始专业的儿童书插画工作,其作品在西班牙、法国和南美各国皆有出版。 
    何雷洛最喜欢听女儿说故事,再把故事变成绘本创作;有时也加入女儿说故事的行列,一起创造新故事。何雷洛喜欢用渲染技法创作,也重视义字与画面的比例。他为台湾格林文化创作的这篇绘本《谁也不让谁》,曾入选葡萄牙国际插画双年展。 
 
  《金币没有在这里》是一则在战国时代便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叙述一个人小心地把三百两银子埋在地下,上面却插了个牌子写:此地无银三百两。后来人们就用“此地无银三百两”来形容人想要掩饰,却反而暴露了事实。 
绘者简介 
   费雷拉(Luis Filella) 
   来自西班牙巴塞罗那的费雷拉,在成为自由插画家之前曾经是一名律师。 
   他的画线条简单清楚,造型广受小朋友喜爱。费雷拉至今出版的插画作品已超过100本,他也曾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 
 
  《 听不见》出自战国时代的《吕氏春秋》,叙述一个人想偷钟,但钟太大背不动,那人想把钟敲成小块再搬走,却又怕别人发现,于是便把自己的耳朵捂住、继续敲钟。后来大家便用“掩耳盗铃”这个成语来形容人自欺欺人,以为自己掩饰得很好,其实大家都把真相看得清清楚楚。 
绘者简介 
    蒂薇特娃(Elena TCvetaeva)     
    蒂薇特娃的作品风格鲜明,尤其是她独一无二的笔触,不难看出日本艺术在其中产生的影响。同时从她的作品中也能嗅出新时代及现代艺术的气息。 
    蒂薇特娃很早就参与艺术活动,包括艺术及图像展览。截至目前,她已经参与了超过15场欧洲及俄国的展览。她现在是莫斯科艺术家协会的一员,作品活跃于专门办给俄国及德国孩子的刊物上。 
 
红泥巴推荐级别: ★★★★★

相关分类

收藏本书的会员常常还收藏了以下图书

 
 
我的书架 收藏排行 书评排行 点击排行
 
2002-2013 ©北京红泥巴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club@hongnib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