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剧故事系列10册 购买→ ←查看
有2人为本书写书评 总点击数20953次


 

 
 
新京剧故事系列10册

请点击打开图书预览,不能打开请与管理员联系。 启明
蓝风

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1年06月 出版

暂无库存。

原价:80.0

开本:24 装帧:平装

关注年龄: 3~6岁 6~9岁 9~12岁

综合推荐级别: 4.5

 

红泥巴书评
    这是一套很耐得住读的书。如果希望给孩子们讲一讲传统的京剧故事,目前可能你还找不到更好的选择。 
    第一眼看到它并没有唤起我的好感,从外观上它并不像是特别优秀的童书,我期待讲京剧故事的书或许应当多一些庄重和传统的气氛,我认为在传统文化的问题上不应该小看孩子,只要是真正优秀的东西,他们是可以理解并亲近的。这套书从设计上是沿着卡通画的路线的,用卡通画来讲京剧故事也是一种积极的尝试,毕竟如今的孩子是在这种形式中浸泡长大的。但是我想也不必做得过于花哨。比如封面上刻意变形的丛书书名,还有内页中着意阴影化的故事梗概,都显得非常多余的用力,我想设计者也许还不太了解孩子。卡通漫画也可以是干净利落的。 
    粗粗翻看书中的内容,先从画看起。我体会得出画家在设计故事形象时还是比较用心的,有些形象设计得还不错,但有些并不饱满。从画面的角度感到比较大的遗憾,仍然是传统的风味儿不足,就像你准备了心情来吃“麻豆腐”的时候,盘里却掺了许多“日本豆腐”。这也许是卡通漫画的问题,但是如果在这样的图画书中加入一些传统的脸谱、戏装,再给以适当的介绍,或许是可以适当弥补一些风味儿的。 
    再读到书中的文字故事,终于读出了一些味道:好故事!说实话,这套书中总共17个京剧的剧目,我自己完整看过的也不足一半,熟悉故事情节的就更少(以前也就看个热闹)。现在读下来(特别是带着“为孩子来读一读”的心情)居然发现特别有趣,这些老故事颇得故事之妙,传统与经典自然是有其道理的。给孩子读好的京剧故事,薪传民族文化的火种,我想编者还是做了一件大大的善事。故事的文本还是整理得相当精心的,耐得住读,据说曾邀请了儿童文学名家金波先生来润色。特别值得一赞的,还有每本书附带的一个小京剧常识,比如演员在表演时怎样“骑马”、“上楼”、“下楼”、如何摸黑打斗、如何挺大肚子、如何演“断臂”,又加了点儿幽默的掌故,读起来既长见识又很有趣。看得出来,编者对文字的处理功夫远胜于对图画的处理。 
    我特别邀请了一位少年时曾专攻京剧的老朋友来读这套书,他读过后认为故事是不错的,只是有些剧目原初并非京剧的剧目,是从其他剧种移植过来的,但现在也可以算是京剧的传统剧目。看来就老票友的角度看,这样的书还有更多可期待之处。不过作为给孩子讲的京剧故事而言,《新京剧故事》的确已经是不可多得的了。 
    书中的文字大多已经简化,但仍保留了少数的古语,不过编辑很细心,在较难的字边加上了拼音。适合给3岁以上的孩子讲读,也适合小学生自己阅读。 
 
                                        ——阿甲 评 
 
【篇目】 
1、《强项令》——“强项令”和“赵氏孤儿” 
2、《三岔口》——“三岔口”和“伐子都” 
3、《花田错》——“花田错”和“锁麟囊” 
4、《十五贯》——“十五贯(上)”和“十五贯(下)” 
5、《打金枝》——“打金枝”和“战金山” 
6、《将相和》——“将相和(上)”和“将相和(下)” 
7、《三打陶三春》——“三打陶三春(上)”和“三打陶三春(下)” 
8、《野猪林》——“野猪林”和“岳飞与杨再兴” 
9、《王佐断臂》——“王佐断臂”和“玉门关” 
10、《金玉奴》——“金玉奴”和“穆桂英挂帅” 
 
【故事梗概】 
 
《强项令》 
    第一个故事《强项令》:湖阳公主驭仆行凶,洛阳县令董宣禀公执法,将凶手斩首,因而触犯公主,官司打到皇帝面前,汉光武帝刘秀有意维护忠臣,劝说董宣强项令——给湖阳公主磕头谢罪,但董宣宁死不从。 
    第二个故事《赵氏孤儿》:晋灵公昏庸残暴,与奸臣屠岸贾狼狈为奸,杀死忠臣赵盾一家300口,儿媳妇庄姬公主及腹中婴儿幸免于难。但屠岸贾要赶尽杀绝,草医程婴为保护赵家后代,与奸臣斗智斗勇,终于使赵家能报仇雪恨。 
 
《花田错》 
    第一个故事《花田错》::刘元外之女玉燕看上卖画书生卞玑,要父母许婚,员外派家人来找卞玑回家相看,却找来了帮他看摊的小霸王周通。员外见找错了,许他银两请他离去,哪知周通扬言三天后来娶亲,否则就要烧掉刘家庄园。由此演出一场喜闹剧。 
    第二个故事《锁麟囊》:富家小姐薛湘灵在出嫁途中偶遇贫家女赵守贞因无嫁妆啼哭,薛湘灵慷慨赠锁麟囊,各奔东西。数年后薛湘灵夫家败落,沦为发达的赵守贞的家仆。赵守贞知情后不忘旧恩,收留薛湘灵一家同享富贵。 
 
《打金枝》 
    第一个故事《打金枝》:唐朝附马郭暖因公主居于君臣礼仪不肯为公公祝寿而发怒,公主告到皇帝代宗处,代宗以国为重,劝说公主与郭暖重归和好。  
    第二个故事《战金山》:宋将韩世忠率军在金山阻止金兵南下,夫人梁红玉在危急关头亲自擂鼓上阵,激励士兵勇猛向前,使宋兵八千人马大胜金兵十万,成为我国历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 
 
《王佐断臂》 
    第一个故事《王佐断臂》:宋太守陆登为金兵所杀,其子文龙被金兀术认作父子,长成英武善战的勇将,与岳飞为敌。岳飞帐下参将王佐,自断其臂,入金营说服陆文龙归降岳军。 
    第二个故事《玉门关》:东汉班超出使西域鄯善国,意在联鄯抗匈,但与匈奴使节遭遇,匈奴使节带重兵压制鄯善国王与他们联合对汉,班超以死带兵力偷袭匈奴营,以奇制胜,使鄯善同意与汉联盟的故事。 
 
《十五贯》 
    故事分上下两部:穷书生熊友兰和兄长熊友惠被误判贪金杀人,真正的杀人犯娄阿鼠却逍遥法外,苏州知府况钏便服私访,终于使真相大白。 
 
《三岔口》 
    第一个故事《三岔口》:杨延昭副将焦赞为主报不平,失手杀死奸臣王领,被判流放沙门岛。杨延昭派大将任堂惠跟随保护,任将军却与同为焦赞朋友的刘家兄嫂在黑暗中交起手,几乎伤了朋友。 
    第二个故事《伐子都》:春秋时郑国将领子都不服主帅考寇,在战场上暗箭射死考寇,窃取战功,但在庆功会上为考寇阴魂所迫,在吐露真情后裂喉而死。 
 
《野猪林》 
    第一个故事《野猪林》:林冲为奸臣所害,发配苍州,后被鲁智深所救,共投梁山的故事。 
    第二个故事《岳飞与杨再兴》:金朝四太子金兀术领兵南犯,信角奸臣的宋王不能不重新起用岳飞,但却让他先行剿灭九龙山叛军杨再兴。岳飞劝杨家将后代杨再兴以国为重,共同抗金,但杨再兴以比武为先决条件,岳飞不得不与他先比斗一番。 
 
《将相和》 
    故事分上下两部:战国时赵国谋士蔺相如以智勇战胜秦王,保存了赵国国宝和氏璧,并在渑会上维护了赵国的尊严,被升为丞相,老将军廉颇心中不平,横加羞辱,但终为相如以国为重的坦荡心怀所折服。 
 
《三打陶三春》 
    故事分上下两部:后周皇帝柴荣的结义兄弟郑恩因偷瓜被打,得以与看瓜女陶三春结为夫妻。郑恩在封王后与陶女完婚,但他慑于三春的武艺,害怕婚后惧内,所以屡次设计要降服三春,结果挨打的却是他自己。 
 
《金玉奴》 
    第一个故事《金玉奴》:金玉奴是乞丐头领金松的女儿,在雪地中救回冻得奄奄一息的秀才莫稽,后嫁与其为妻,供他读书。莫稽后来考上进士,嫌弃玉奴出身贫寒,将她推入水中,后被莫稽的上司救起,认作义女。 
    第二个故事《穆桂英挂帅》:西夏进犯,宋王欲比武选将,奸臣王强之子王伦想为帅,却被杨家将后代杨金花与杨文广在比武场杀死,寇准说动佘太君以国为重,动员对宋王不满的孙媳穆桂英挂帅出征,为国尽责。 
 
【专家书评】 
 
    我看幼儿读物一定要有新东西出来,这是大有可为的领域.《新京剧故事》丛书,以简明、精炼的文字、动感入神的画面,让小读者轻松地与传统京剧故事进行第一次接触,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这是我等待多年的,不可多得的好读物。孩子们一定喜欢。家长们一定会首选它亲子共读,共同分享中国京剧故事的神奇魅力。 
            ——全国幼儿读物研究会会长刘媛华女士 
 
    我非常同意“新儿童、新环境、新读物”的提法,《新京剧故事》最可贵的一个“新”字。它充分考虑了孩子们在新环境下对绘画的喜好和接受能力,并巧妙地把京剧故事的优美情节融于其中,在绘画造型方面是非常成功的。 
            ——著名插图、动画形象设计专家吴冠英教授 
 
    本书的选材充分考虑了儿童的兴趣、在文字上注重儿童语言与古汉的结合,使儿童有机会轻松地接受古汉语;在形象上兼顾京剧特色及儿童对动画的喜爱,图画优美富有新意,小读者们一定会喜欢!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金波先生 
 
    走出国门的人常常对未能深入认识祖国文化而感到遗憾。旅居海外多年,更知了解中华文化,塑造优秀的有竞争力的民族个性的珍贵,多年来我一直在寻找既能够体现中华文化精髓,又能包容现代意识的儿童读物,这套丛书正好满足了我的这个愿望。出版者的这一尝试值得赞赏。我相信父母和孩子们都会喜爱它并从中受到教益。 
            ——香港儿童中文书会会长、大华风采网站总裁虞丽翔女士
 
红泥巴推荐级别: ★★★★

本书被列入以下专题
更多相关的专题

相关分类

收藏本书的会员常常还收藏了以下图书

常与本书被收在同一专题的其他图书

会员书评
  • ok! (815418 ·2006年05月 )
    书评人打分: ★★★★★
  • 《新京剧故事》使孩子在愉悦的氛围中体味中华国粹 (赵李红 ·2001年05月 )
        新世纪儿童是在新的媒体环境、新的信息环境包围下成长的一代。他们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对环境的感受水平以及对形像信息识读的取向都在发生重大的变化。 
     
        要使深受迪斯尼及日本卡通人物熏染的孩子们了解进而喜爱我们的传统文化,使之得到继承与发展,必须找到适当的新派形式。 
     
        《新京剧故事儿童画》精选出《十五贯》、《野猪林》、《三岔口》等十部经典京剧作品,结合了传统京剧脸谱与现代的卡通、漫画形式,让京剧这一古老的艺术能走近新生代,使他们在欣赏形像的基础上,了解京剧的形式、内容和其他所包含的民族道德、文化传统。 
     
        “六一”即将到来,知识产权出版社与红季风创新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为孩子们准备了一件节日礼物–––《新京剧故事》。这套书尝试将现代儿童画与我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以全新的绘画形式演绎了我国经典的传统故事,使读者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谈到这套书的创意,该书总策划侯明女士深有感触,她说,我们这一代人先是在破四旧、立新风中度过了童年,随后又在学科技、赶西方的“新洋务”中步入了青年。身边不少人赶着“西潮”、“留”向了欧美国家,直到在西方定居下来,融入社会主流的边缘才发现自己变成了“四不像”:不古不今不中不洋,在知识与素养上都出现了断层。尤其是当别人知道你是中国人而向你请教一些民族艺术与民俗文化方面的知识时,会因对自己民族文化了解的欠缺而面红耳赤。在面对子女的提问时,我们又十分尴尬。眼下,出国留学低龄化的问题也日益明显 她说,她在美国留学期间,对中美儿童教育问题进行了深入观察和研究,十分强烈地认识到,新环境中的新儿童需要赋予新的读物品种作为素质教育与文化承继的手段。我们将视角投到京剧故事上,不仅仅是因为京剧是众所周知的国粹,是民族文化的高度凝聚,同时,它夸张的艺术表现形式经过适当变化,应当成为具有中国特色同时又为现代儿童喜爱的形像。 
     
        插图、动画形像设计专家吴冠英教授评价说,《新京剧故事儿童画》最可贵的是一个“新”字。它充分考虑了孩子们在新环境下对绘画语言的喜好和接受能力,并巧妙地把京剧故事的优美情节融于其中,在绘画与造型上是非常有特色的。 
     
        此外,该书的绘画、造型兼顾京剧形式与当代儿童趣味指向,色彩极富表现力,造型夸张。在语言方面多以儿童语言为主,但适当加入少量古语,使孩子在读懂故事前提下,适量接受一部分有生命力的文言词语及成语,文字上由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首师大中文系教授金波先生亲自润色、把关。图书针对的儿童年龄段为3岁至10岁,可以由父母讲读,也可以由小学低年级学生借助拼音注字自读。 
     
    《北京晚报》2001年5月17日 

    书评人打分: ★★★★★
  • 不能不了解京剧(《中国教育报》书评) (肖雨 ·2005年08月 ·相关链接
      在西方文化冲击中成长的年轻人,或多或少都有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蔑视和对西方文化的祟尚,其实沉静下来一想,却发现自己并不了解我们所唾弃的东西,尤其是看到西方人趣味盎然地研究中国古代人文思想,并从中寻找对西方现代行为问题的解决方法时,这种惭愧就更加深刻。了解自己的民族文化,从文化传统的承继中吸收一些西方文化所不可能提供的精神与文化养料,使自己能在中西交汇的现代与未来生活中,取得优势,应当是年轻一代的共识。  
     
      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是一个热闹的话题,也是一个十分有价值的话题。但如何将旧的古老的东西融入新的现代化社会,尤其是实现在浸润于新文化中的孩子身上,却是颇费心思的问题。《新京剧故事》结合了传统京剧脸谱与现代的卡通、漫画形式,绘画、造型兼顾京剧形式与儿童趣味指向,色彩极富表现力,造型夸张。内容包括中国历史故事及民俗故事两大类,读者在欣赏形象的基础上,可以了解京剧的形式、内容及其所含的民族道德、文化传统。语言浅显,又适当加入少量古语,使读者在读懂故事的前提下,适量接受一部分有生命力的文言词语及成语。  
     
      京剧不仅仅是国粹,也是民族文化的高度凝聚,它夸张的艺术表现形式经过适当变化,应当成为有中国特色同时又为现代儿童喜爱的形象。京剧取材于历史,故事情节富有戏剧性,人物形象有很强的表现力,容易为孩子接受。京剧故事中还融汇了许多非官方的民间文化,一个个历史片段中加入了各朝百姓充满人性的诠释,洋溢着平民的机警与幽默,对于渴望更多了解传统文化的年轻朋友们来说,这套书也是一套不可多得的好读物。
    书评人打分: ★★★★★

内容摘引

 

〖京剧小知识〗

1.京剧里的“骑马”
京剧不像话剧,舞台上摆的不是实物而是代表性的道具,这种情况我们叫作“虚拟”。比如骑马,京剧演出中是没有真马上台的。演员手拿一根马鞭,腿往上一迈,就上马了。挥动马鞭,人走就意味着马跑起来了。说跑五华里,就是五华里;说跑一千里,就是一千里。台上明明没有马,可是演员就像骑在马上,观众也都相信。骑在马上还可以表演很多“功夫”,像马惊了,又蹦又跳,人怎么样降服它,演员都能用动作把它演出来。这是京剧的奥妙之处。

2.脸谱
京剧演员上场时,脸上都化有很浓的妆,称为脸谱。这样的戏曲脸谱起源于古代戏剧中演员表演时戴的面具。在我们的古代传说中,有一个部落叫九黎族,它的首领蚩尤(chi you)在涿(zhuo)鹿与饕餮(tao tie),像一个瞪着大眼、张着大嘴的怪兽。后人演戏、祭祀(ji si)的时候,就戴上画着饕餮图案的面具,扮作开路避邪的神。这可能是最早出现的面具脸谱。

3.京剧里的“铜锤”
这里说的“铜锤”,通常不是指打仗的兵器。有一出明朝的戏,叫《大保国·探皇陵·二进宫》,其中一个角色叫徐延昭(zhao),是开国无勋。老皇上赐给他一根铜锤,代表着他有极大的权力。他手执铜锤,可以惩罚甚至打死任何违背他意志的人。因为徐昭是唱功花脸[一种嗓音十分粗犷(guang)和洪亮的行当,叫花脸],所以人们常用“铜锤”代表唱功的花脸。别的唱功花脸也都叫“铜锤”。有一个不懂京剧的人,问一个演员你是唱什么的?演员回答:我唱铜锤。那个人很惊讶,说:铜锤是打人的,你怎么唱?

4.台上摇船
京剧舞台上的道具很少,许多场景完全靠动作表现。例如京剧《秋江》中仅靠演员的动作和锣声,没有任何附加的布景,就能让观众“看见”船和摇船。一个老船翁载着一位妇女陈妙常(小尼姑)过河,老船翁先跳上小船,“呛愣愣”一阵小锣声和老船翁上下起伏的动作,表示老船翁已站在了小船的一端。陈妙常心里很害怕掉下水去,搭着老船翁的篙(gao)作为扶手,轻跳了一下,只听又是一阵“呛愣愣”的小锣声,陈妙常和老船翁此起彼伏、上下晃动的表演,表示两个人站到了小船的两端,正在晃动中寻找平衡。这一切都没有多少语言,台上既没有船,也没有水,全靠演员的动作和锣声。在京剧《三打陶三春》中也有类似的表演。

5.京剧里的“胡子”
京剧里青年男子的胡子是黑色的;到五十来岁,胡子有灰、有白;老年时,就全白了。现代人留长胡子的少,但京剧里男子一到三十岁以上,就都戴胡子了,那胡子叫作“髯口”。京剧里“胡子”很讲究,名称很多,如“黑三”“白三”[指“三绺(liu)”],还有“白满”、“黪(can)满”(指胡子很繁密,不分绺)等等,反正都是道具。将它们挂在耳朵上,加上其他化妆服饰,就构成了京剧人物。有一次,一个扮演司马懿(yi)(《三国演义》中魏国将帅)的演员,上场时忘了在耳朵上挂“胡子”,光着嘴巴上了台,引得观众大笑起来。

6.在强烈灯光下“伸手不见五指”--《三岔(cha)口》中的特技
《三岔口》中有一大段戏是任堂惠和店家刘利华摸黑开打。舞台上,灯光强烈。两个人明明看得见对方,但却要演出在黑暗中摸索,相互看不见样子。直到互相感觉出对方的呼吸,才动用武器;有时两个角色互相摸到了对方,打一阵,又找不到了。大段时间内,很少语音,也没有乐队的声音,只是两个角色互相寻找的表演,能使观众看得目不转睛,一会儿紧张,一会儿笑。这出戏对演员的要求很高,动作要轻,腿脚要利落,表演逼真,双方严密配合。如果演员武功退步,身体笨重,气力不足,也就演不了《三岔口》了。

7.京剧中的“上楼”和“下楼”
京剧表演中的“上楼”、“下楼”都没有真正的楼梯,全靠演员表演。一般是右手的水袖一挽,模拟成上下楼的脚步,打击乐配合着锣鼓点,走上几步,就意味着上下楼了;这从动作和打击乐中都能表现出来。男性脚步比较重,女性脚步就比较轻盈。例如《锁麟囊》中,薛湘灵上赵守贞家的珠楼(即藏锁麟囊的那座楼)时,怀着犹豫不安的心情,观望着向上走,上楼后还有许多表演和身段。充分显示了京剧虚拟化的表演和演员的功力。如果把布景改成了真楼梯,让演员穿着靴子上楼、下楼,那么他的什么表演技巧也显示出来了,反而会觉得很笨。

8.怎么表现“断臂”
在《王佐断臂》这出戏中,为骗取金兀术的信任,混进金营向陆文龙说明真相,王佐自断其臂诈降金兀术。王佐用宝剑砍断左臂,这一表演在京剧舞台上,是用一个假的左臂,原来就隐藏在左边宽大的水袖之中,用剑一劈,演员表现出疼痛难忍,再做一个“吊毛”的动作,将假左臂扔出,落在台上。此时演王佐的演员就将自己的左臂揣紧在怀部,左水袖显得空荡荡的,系起之后,像是真的失去了左臂一样。有一次,演王佐的演员表演断臂之后在幕后休息,待上场时由于慌张没有注意,将右臂揣在怀部,右水袖空荡荡地系起,像是断了右臂一样。观众一阵大哗,成为笑谈。

9.京剧特技之一——擂鼓
“擂鼓”在京剧中是经常用到的。《战金山》中有一段“擂鼓”,梁红玉为在山下作战的韩世忠(她的丈夫)擂鼓助威.这一段女性“擂鼓”又分梅派、尚派。梅派的“擂鼓”,是连唱带打鼓;尚派的“擂鼓”是单纯的打鼓,但尚派“擂鼓”的“鼓套子”(指“擂鼓”的鼓点、层次及轻、重、缓、急)相当复杂,时间长,比较难学。鼓为心声,京剧用“擂鼓”来表现人物的感情、心理,同时又给人以美的享受。

10.鲁智深的大肚子
《野猪林》、《花田错》等剧目中,都有鲁智深的形象。大家都知道鲁智深好喝酒、能吃肉,即使是当和尚的时候也是如此。所有鲁智深的人物造型,除去蓬头和脸谱及服饰以外,还要突出一个大肚子。演鲁智深的演员很少真有那么大肚子的。所以,一般要用一个假的大肚子:肉色,带肚脐眼,有弹性,看起来越像真的越好。也有用真的大肚子的,效果反而不够好。


 
 
我的书架 收藏排行 书评排行 点击排行
 
2002-2013 ©北京红泥巴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club@hongnib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