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切尔·恩德经典绘本5册 购买→ ←查看
有3人为本书写书评 总点击数20994次


 

 
 
米切尔·恩德经典绘本5册

请点击打开图书预览,不能打开请与管理员联系。 (德)米切尔·恩德
何珊 陈俊

21世纪 2005年05月 出版

暂无库存。

原价:75.6

开本:24 装帧:平装

关注年龄: 3~6岁 6~9岁 9~12岁 12~15岁 15岁以上

综合推荐级别: 5.0

 

红泥巴书评
【作品简介】 
    该组合总共5册,包括《苍蝇和大象的足球赛》、《月圆夜的传说》、《吃噩梦的小精灵》、《光屁股大犀牛》、《出走的绒布熊》,均为作者最具影响的经典短篇。各册的绘画均出自名家之手,风格迥异,特色鲜明,与精美的文字相得益彰绘本中许多作品的中译本流传甚广,被各种刊物转载或编入教材,网上也可以轻而易举地搜寻到它们的文字。 
 
    作家米切尔·恩德(1929—1995),公认的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幻想文学大师。德语国家的文学评论界称赞他“在冷冰冰的、没有灵魂的世界里,为孩子也为成人找回失去的幻想与梦境”。他的一些著作,如《毛毛》和《永远讲不完的故事》等已经成为世界名著并被中国读者所熟知。他是一位多产的全方位的作家,作品被译为近40种文字,总印数超过3000万册,在世界范围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作者简介】 
   米切尔·恩德(Michael Ende,11.12.1929-----)德国作家,曾做过演员,1954年开始剧本写作,五十年代末开始为孩子创作,七十年代后闻名世界。第一部《小图丁杰姆和司机鲁卡斯》(1960)获得联邦德国少年儿童文学奖,1974年又因中篇幻想小说《莫莫》(即毛毛,该书自1973年出版以来己被译成30多种文字,发行达数千万册,风靡全世界。)第二次获奖。1979年出版的《讲不完的故事》曾被定为少年一代的必读书。 
 
米切尔·恩德经典绘本5册: 
苍蝇和大象的足球赛 
吃噩梦的小精灵 
月圆夜的传说 
光屁股大犀牛 
出走的绒布熊
 
红泥巴推荐级别: ★★★★★

本书被列入以下专题
更多相关的专题

相关分类

收藏本书的会员常常还收藏了以下图书

常与本书被收在同一专题的其他图书

经典书评
  • 你不能不知道的恩德 (陈俊 )
      慕尼黑森林公园的南端,有一座名叫布鲁腾堡的古堡。这里古木参天,清溪环绕,初来乍到的人,仿佛置身于童话王国的宫殿。这种感觉并非虚幻,历史上它曾是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的猎宫。现今,它是全欧洲独一无二的国际青少年图书馆的所在地。这里收藏着全世界青少年的梦———用120种语言写成的60万册青少年图书。它之所以声名赫赫,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这里有幻想文学大师米切尔·恩德的纪念馆。从白发苍苍的老者到笑靥如花的孩子一年四季络绎不绝来到这里,为的是寻找自己的梦境。  
     
      我最初读到大师的作品还是在1989年。那年春末,应二十一世纪出版社社长张秋林之邀,德国青少年出版社联合会主席、蒂奈曼出版社社长威特布莱希特先生偕夫人首次来华访问。我担任全陪和翻译。一路上,威先生在谈到蒂奈曼作家群的时候,总是把米切尔·恩德,奥德费雷得·普鲁士勒,西格丽特·霍克等人挂在嘴边,提得最多的当数米切尔·恩德。威先生还特地致电德国,让人把他们的代表作用国际特快寄到南昌。在江西宾馆,我第一次见到了米切尔·恩德的《讲不完的故事》、《毛毛》以及普鲁士勒的《鬼磨坊》等名著。我首先打开的是《讲不完的故事》,这部432页著作的主人公是一个名叫巴斯蒂安的矮矮胖胖的男孩,他的使命是前往幻想国去帮助童女皇,因为在她的国度里,土地在荒芜,河流在干涸,森林在消失,而这一切的发生,都是由于人们得了幻想缺失症。顽症越来越重,蔓延越来越广,甚至连女皇本人都受到了感染。拯救童女皇,拯救幻想国,巴斯蒂安义无反顾地上了战场,他在好朋友阿特雷耀的帮助下,经过一个又一个回合的较量,最终打败了黑色盔甲巨人,让幻想国重获新生。捧着这部大书,我浮想连翩。我是亲身经历过文革浩劫的人。那场所谓的革命,就是革文化的命,革幻想的命,它的终极目的,就是要亿万人民世世代代按照一个模式去思想。在极左妖雾的笼罩下,五千年的文明古国一度成了什么模样!现在,举国上下解放思想,像《讲不完的故事》这样的好书,正是从娃娃抓起的最鲜明生动的教科书和最富营养的精神食粮。这部书思想的深邃令我惊叹,艺术的感染力更是动人心魄。读它,会有一种想飞的感觉,你感到你是骑在一只大鹏金翅鸟的背上,理性的思考是大鹏的脑袋,紧张的情节是它的筋络,幽默风趣是它的骨骼,奇思妙想是它的翅膀。你会不由自主地发出赞叹:妙哉,幻想!  
     
      如果说《讲不完的故事》是在广阔的空间展开幻想,那么《毛毛》则是沿着时间这条主线。毛毛是一个小女孩,她住在一处倾圮的角斗场废墟里,破衣烂衫,艰难度日。然而这个女孩有着火热的心肠,她善于捕捉信息,乐于帮别人排忧解难,她有着敏锐的洞察力,注意到城市里无处不在的灰色先生正在偷窃人们的时间。为了揭露灰色先生的真面目,毛毛冒着生命危险前往时间王国,见到了时间管理者候拉博士。毛毛弄懂了时间的真谛,和候拉博士一道,经过惊心动魄的斗争,打垮了灰色先生,把美好的生活还给了人民。这是一本“关于一个女孩子帮助人们从时间窃贼的手里夺回被偷走的时间的不可思议的故事”,是用小说的形式对物欲横流的物质社会的深刻批判。对于那些用“机械化”“流水化”“合理化”来掠夺别人的时间,最大限度地聚敛财富的人,是一种无情的揭露,对那些中毒非浅,终日疲于奔命,面临着过劳死的人来说,是一声当头棒喝。无怪乎这本书被译成近四十种文字,无论是在工业化程度高的发达国家还是在相对贫困的第三世界都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  
     
      米切尔·恩德1929年11月12日生于巴伐利亚风景如画的山城加米什·帕腾基尔辛。他出生于一个文化气息分外浓厚的知识分子家庭。他的父亲埃德加·恩德是声名卓著的超现实主义画家。然而,在纳粹横行的黑暗年代里,这位大画家受到当局的迫害,他的作品被打成另类,遭到查禁,几乎无人敢问津。埃德加·恩德不向黑暗势力低头,反而创作出更多充满幻想色彩的佳作。这些都给年幼的米切尔·恩德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小米切尔惊喜地看着爸爸画的飞船、仙人,以及用羽毛做成的船桨,小脑袋瓜里立刻充满了联想。有时候,他看着图画上的骑着巨龟的人物,追问爸爸这幅画到底是什么意思。爸爸耐心地给小米切尔讲述到深夜,这些都深深地留在他的记忆中,成为这位日后的幻想文学大师的创作灵感的来源。米切尔·恩德的少年时代精神生活十分丰富,而物质生活十分匮乏。那时候养家糊口的重担,都落到了他的慈母路易丝的身上。贫困的生活让米切尔·恩德与下层的劳动人民有了更亲密的接触。他和住在附近的一个马戏之家交往甚密,他喜欢跟那些会变魔术会玩杂耍的孩子们一起玩,听他们讲述小小年纪闯荡江湖的见闻,这使他像一只小鹰,翅膀尚未丰满,就想去蓝天飞翔。  
     
      二战结束以后,米切尔·恩德进入慕尼黑的一所演艺学校。毕业后他加入一个小剧团在德国北部巡回演出。他搬道具、画布景、作演员,第一线的演员生活,让他历经风霜,饱尝到人世的坎坷炎凉。一段时间以后,他离开剧团回到慕尼黑。他开始为歌舞剧团写剧本,为电台写影评。这段时间他生活困顿,因收入微薄,只能依靠牛奶和面包圈度日。有一天一个朋友请米切尔·恩德为一本连环画写脚本,他用打字机打下了开头的第一句:“火车司机卢卡斯生活在一个小小的国度”,写着写着他思如泉涌,几个月以后,一部长篇儿童小说诞生了。这是一部描写火车司机卢卡斯和他的朋友吉姆·克罗甫以及十三个强盗的故事。情节紧张曲折,故事引人入胜。他决定把书转寄给出版社,可是很不走运,他竟然连遭十三次退稿,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他出师不利。  
     
      山重水复之际迎来了柳暗花明,第十四次投稿终于成功!时任蒂奈曼出版社社长的是威特布莱希特先生的母亲。她从这部书稿中发现了米切尔·恩德的才华,毅然把这部书出版。这是1960年,米切尔·恩德人生的转折点。  
     
      数年以后,米切尔·恩德和他的妻子英厄伯格·霍夫曼离开巴伐利亚,移居意大利。他们在罗马南效买了一栋小别墅,取名为“松鼠别墅”。这里佳木葱茏,空气清鲜,正是潜心写作的好去处。夫妻俩养了猫、狗、乌龟、松鼠等小动物,生活恬淡而节奏。米切尔·恩德的大量主要著作,就诞生在这里。在这栋松鼠别墅,他俩一直住到1985年。  
     
      米切尔·恩德为什么要长期移居意大利?这是文学评论界一直在探讨的一个问题。不少评论家认为,70年代的德国缺少幻想文学的空间是他定居罗马的原因之一。70年代前后,文学界过于崇尚批判现实主义,直面黑暗,揭露现实生活中的弊端,以达到教化和警策的目的,这是当时德国文坛的主流,而幻想文学作品在不少人的眼中,是不切实际的,是误导人们脱离现实的。米切尔·恩德对这种观点不能苟同,他在一次演讲中表明了自己的观念:“我不想用自己的书去教导谁,也不去追随某一种时髦的观点。我创作的原动力,来自于儿童对游戏的那种与生俱来的爱好,来自自由的无拘无束地幻想的兴趣。对于我来说,每写一本书,就是一次新的旅行的开始。这是没有预定目标的旅行。当然这样的旅行对我来说是冒险,它将我置身于无法预料的重重困难面前。可是,由于创作之旅中新的经历,新的感觉和新的观念的不断涌现,等到旅行结束时,与迈出第一步时相比,我已经成了新我。”  
     
      今天的恩德如日中天,他的著作被拍成电影,改编成舞台剧,被制成卡通片和广播剧,他获得了德国和欧洲的青少年文学方面的几乎一切大奖。更为重要的是,许多过去认为他的幻想文学作品脱离现实的人,如今从他的作品中发现了艺术的真实。他的作品不是水中月,而是镜中镜。作品和现实在他的笔下,成了相互折射的两面镜子,是虚幻中见真实,真实中隐虚幻。许多和平主义者、环保主义者、儿童和妇女的权益保护者,把《毛毛》、《说不完的故事》、《欲望潘趣酒》作为教科书,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会员书评
  • 红楼梦 (美丽格格 ·2007年11月 )
    本书写的故事真实,我喜欢
    书评人打分: ★★★★★
  • 感动与领悟 (zangege ·2006年03月 )
    这套书有七本。 
     
    第一本看的是《苍蝇和大象的足球赛》,喜欢极了。苍蝇和大象之间怎么进行足球赛呢?看到标题的时候,就不禁这样想。看完笑了,原来是这样啊。是大象在根本不知觉的情况下,输了一场比赛。很多人也是这样,总以为打败了对手,却不知道对手根本与他不在同一个“重量级”上,根本没有想到与他会有一场比赛。 
     
    于是反省自己,有没有像苍蝇一样,自以为是地向“对手”发出挑战,又在“对手”根本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自鸣得意地以为自己赢了这场比赛。还希望自己像大象。大象是个快乐的哲学家,他总在思考一些深邃的问题,比如:多美的月空啊。开始时,以为恩德是讽刺他。后来才知道,真的这才是深刻的哲学问题。如果每个人都像大象,世界一定会很美好。 
     
    恒河发大水的时候,苍蝇被冲走了,连同屎壳郞用粪便为它做成的的足球。但是,恒河的雨季结束时,垃圾堆上又会生出苍蝇。人间也一样。每个人内心,怕也一样吧。但是,毕竟恒河每年都有发大水的时候。 
     
    《出走的绒布熊》令我感动。绒布熊破旧了,一只苍蝇提醒他:你活在世上总得干点什么吧。绒布熊很难过,离开了自己的小屋子,想找到自己存在的意义。可是,他找不到。 
     
    绒布熊问遍了它遇到的所有人,你活着是为了什么。苍蝇活在世上,可以遇到什么就舔上一口;老鼠是为了偷到奶酪,养活全家;蜜蜂为了采蜜;天鹅为了美;布谷鸟为了数数;猴子为了建立组织;大象为了思考……当然了,也有对什么都不在乎,什么都懒得去想的小鸟。 
     
    绒布熊最后遇到了一位贫穷的小姑娘,它有了自己的主人,也就有了自己活着的意义。这个结局温馨而甜美。不仅仅因为绒布熊给贫穷的小姑娘带来了快乐。这个结局让我想起另一部书《小王子》。 
     
    还有一篇令人感动的,叫《奥菲利亚的影子剧院》。老小姐奥菲利亚是剧院里为演员提词儿的职员。在演出时,演员不记得词的时候,她就在木箱子里为他们提示。于是,她记住了所有的悲喜剧。她的角色并不重要,观众看不见她,鲜花与掌声都与她无关。最为重要的是,后来有了电影,有了电视,还有了别的娱乐,剧院关闭了,奥菲利亚失业了。 
     
    她常常独自一人到剧院里发呆。有一次,她遇上了一个孤独的影子,于是,她收留了她。其他的影子知道了,也纷纷来投奔她。它们都有名字:怕黑、孤独、长夜、永不、空虚。这些影子有时会吵闹,奥菲利亚不喜欢吵闹,她喜欢诗的语言。于是,她教会了它们所有伟大的悲剧和喜剧,让它们在家里的墙上演出。它们记不起词的时候,她还会为它们提示。 
     
    她收留了这些影子,她生活的城市里的人们并不知道这件事,但是他们觉得她是个怪人,于是她被驱逐了。她带着她的影子们四处上演种种戏剧,她还干着自己的本行,为它们提词儿。她的影子们演出非常成功,得到了无数的鲜花和掌声。 
     
    有一天,又有一个影子来了,要奥菲利亚收留自己,原来,它的名字叫“死神”。奥菲利亚沉默一会儿,坦然地收留了死神。她进了天堂,天堂里,有一个专门为她设的“影子剧院”。 
     
    这是一个美丽的故事。有爱心的人会进天堂,追求美好的人会进天堂。读完这个故事,你会忍不住发出会心的微笑。 
     
    《吃噩梦的小精灵》里面,小公主老做噩梦,国王派了很多人到世界各地找药方,却总也治不好公主的病。直到最后,国王自己出发了,遇到了“吃噩梦的小精灵”。也许是恩德家的孩子做噩梦了吧,所以恩德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告诉孩子:好好睡吧宝贝,会有小精灵来吃掉你的噩梦,你能进入甜美的梦乡。 
    还有,为什么那么多官员找不到治疗公主的药物,偏要国王亲自去找呢?因为这药方里包含着父母的爱,父母的爱是治好孩子疾病最好的药。 
     
    《犟龟》中,小乌龟陶陶听说狮王二十八世要结婚了,向所有动物发出邀请。于是,它觉得自己也应该去参加狮王的婚礼。可是,去狮王洞的路途遥远,婚礼日期在即,陶陶赶得上吗?蜘蛛劝说它放弃,它说:“我的决定是不可改变的。” 
     
    它爬啊爬,爬了很远的路,却听说自己走错了。蜗牛说:“婚礼就在后天,你来不及了。”可是陶陶说:“我的决定是不可改变的!” 
     
    它改变了方向,接着爬,但是又听说狮王的婚礼取消了,因为它要和老虎斯斯开战。陶陶还是说:“我的决定是不可改变的!”再后来,它听说,狮王战死了。可是,陶陶的决定还是“不可改变”。 
     
    它终于爬到了狮子洞口,看到了英武的年轻狮子,身旁站着美丽动人的母狮。原来,陶陶赶上了狮王二十九世的婚礼。 
     
    “聪明”的人也许会笑陶陶太犟,太傻。其实,人生中有许多美丽的风景,只要你用心去追求,在这里错过了,也会遇上下一处。关键的是,要“傻”一点,执著一点。 
     
    还有两篇,《光屁股大犀牛》和《月圆夜的传说》,是我费了半天劲去思索的。没想好,就不写出来了。
    书评人打分: ★★★★★
  • 影子剧院拔节生长的声音 (戴达(上海大学影视学院教授) ·2005年05月 )
        1979年,作为公认的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儿童文学作家之一的德国作家米切尔·恩德,在庆祝他50岁生日的纪念文集中写道:“一个名叫米切尔的孩子同一个供人娱乐的表演者恩德去寻找一个新的世界。恩德对米切尔说:‘如果找不到新世界,我们就凭幻想来创造一个。’” 
     
        《奥菲利娅的影子剧院》(原载《永远说不完的童话》,何珊译, 21世纪出版社2004年9月版)正是米切尔·恩德创造的一个幻想世界。作品的主人公奥菲利娅在现实生活中平淡得让人刻骨铭心:父母期望她成为著名的大演员,为她取了和莎士比亚戏剧《哈姆雷特》女主角一样的名字,实际上她一辈子只是剧院的一名提词员(台上的演员谁忘了台词就提醒谁);立志一生献给戏剧艺术的她,却因剧院倒闭而失业,到头来经济拮据,她付不起房租被房东赶出家门,不得不四处流浪……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既然奥菲利娅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新的世界,于是,米切尔·恩德妙手回春,创造一个幻想世界,让奥菲利娅的梦想傲然怒放,开出了灿烂的花朵―― 
     
           当世界上形形式式无家可归的影子求助奥菲利娅的时候,善良和富有同情心的奥菲利娅收留了他们;奥菲利娅教会他们背戏剧台词教他们排戏并且继续承担起提词员的职责;终于,奥菲利娅率领她的影子们组成了流动的“奥菲利娅的影子剧院”,到一个村庄一个村庄去巡回演出,受到人们的热诚欢迎…… 
     
        现实生活中没有实现的,在幻想世界中实现了:怀揣梦和爱,奥菲利娅最终在内心最柔软的角落竖立起了一座实现自我价值的丰碑,达到了自己心灵深处最渴望达到的人生目标。难怪德语国家的文学评论界好评如潮,说米切尔·恩德的作品是“在冷冰冰的,没有灵魂的世界里,为孩子也为成人找回失去的幻想与梦境”。 
     
          米切尔·恩德的幻想世界的创造遵循着想像的逻辑。这篇童话的幻想世界的完美建立,得力于作者对“影子”的想像的合理和描摹的艺术分寸把握的恰当。 
     
          奥菲利娅碰到的第一个影子是流浪汉影子。在剧院倒闭前的最后一场演出结束后,奥菲利娅一个人在剧场里呆坐,当她惊讶地看到舞台上的幕布上飘着一个时大时小的影子时,她问道:“那是谁呀?”接下来作者描写影子的反应,看似平常,但却奠定了由影子支撑的这个幻想世界存活的基础―― 
     
      影子显然大吃一惊,立即缩成一团――反正影子也没有什么固定的形状。但是,他又马上停了下来,而且越变越大。 
     
           作者对影子的描写几乎是写实的,它是现实生活中所有影子的特征:没有固定形状,能大能小。这种描写不是可有可无的,它为后续蓬勃的想像铺设了飞翔的“跑道”:所以当后来奥菲利娅收留人世间许多漂泊的影子时,可以“合情合理地”让他们大白天钻进自己的手提包里;所以当后来奥菲利娅让影子们在演戏时,可以随心所欲地扮演从国王到少妇到魔术师到鲜花等千变万化的角色…… 
     
          影子虽然可以随心所欲地变大变小,但作者写来却不是信马由缰:当奥菲利娅收留第一个影子流浪汉影子时,借流浪汉影子之口强调了流浪汉影子必须长在奥菲利娅身上,这样奥菲利娅便有了两个影子。这种艺术想像的“画地为牢”,反而为作者天马行空的幻想,增添了真实感和可信度。我们看到,奥菲利娅和她的影子们组成的幻想世界,是荒诞不经的却又是合乎情理的。 
     
          如果说对影子的动态的描写是建立写实的基础上,那么,作者对影子身份的设计,除第一个影子流浪汉影子外,其余的都是虚无的、抽象的角色:怕黑影子、孤独影子、长夜影子、永不影子、空虚影子……,显然,影子身上集聚了人类的情感。这样的对影子的命名,固然和影子所肩负的使命有关,因为他们出演的是人类的戏剧,而人类的戏剧是人类情感的集中表现;但更重要的是,它让我们着到了这样一些事实:当着奥菲利娅率领由人类的情感而命名的这么多影子去到天涯海角巡回演出,我们看到的是,奥菲利娅这么一个孤单、孱弱、卑微的生命竟然包容着这么一个巨大的世界,我们看到的是,米切尔·恩德创造的幻想世界的大气磅礴和壮美无比。 
     
          米切尔·恩德在这篇童话中表达了他对普通人、对普通人的平凡一生的深深敬意。这种敬意,融入了他的亲身感受,他年轻时,上过戏剧学校,当过演员,在慕尼黑大众剧院做过导演。他为奥菲利娅职业的设计是提词员。这应该是戏剧行当中最不起眼的角色,如作品中所描写的,这种角色在提示台上演员台词时说话必须小声,工作间是靠近舞台背对观众的隐蔽的箱形小房子里。这种角色的象征性是显而易见的,她在生活中必不可少但又不抛头露面,注定是默默无闻甚至连配角都轮不上的小人物。曾经心比天高的奥菲利娅忠实地履行了这个职业所赋于的职责,她把这一切看作是自己献身艺术的一种方式。她以自己的平凡扮靓了自己的人生旅程。米切尔·恩德对这个人物的刻划充满了激情,对这个人物的敬意在作品的结尾更是喷薄而出:告别人世的奥菲利娅率领着她的影子们从人间来到天堂为天使演出。这是对一颗卑微而又高贵的灵魂的褒奖。奥菲利娅的影子剧院在天国得到了永生。 
     
            这篇童话的深刻是不言而喻的,它所蕴含的意义和启示已经超出了一般通常意义上的儿童文学范畴,这与米切尔·恩德的创作观密切相关。1980年,米切尔·恩德在德国儿童文学学会奖的授奖演说《超越儿童文学》中意味深长的言道:“从根本上说,我反对为了孩子而存在一种特别的文学的说法……据我们的经验,孩子原则上丝毫也不关心的主题,或是孩子完全不理解的主题,是不存在的。问题是你如何用心、用头脑来叙述那个主题。”米切尔·恩德在《奥菲利娅的影子剧院》里贯彻了自己的创作观。比如写死亡。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意思是说,我们连生都没有明了,怎么可能去明了死呢?儿童文学通常都回避写死亡。米切尔·恩德偏偏让奥菲利娅遭遇了死神影子。奥菲利亚像收留其它影子一样收留了死神影子,从而坦然的接受了终结自己人间生涯的宿命。写奥菲利娅之死在情节上是为她随后出现在天堂作铺垫,但死亡所蕴含的意义却是复杂的:它是生命的秘密出口或是入口?它是生与死的互换或是嬗变?它是参透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座标?由此所引发的对死亡的参悟以及米切尔·恩德毫无顾忌地操觚表现的作品的其它诸多意义和启迪,如对上天的敬畏和感恩;如对平凡人生的关注和激励;如对人类内心的自然状态――天赋良知的还原和开掘;如对人类的情感无以为家,不得不四处流浪最终被一个弱小的生命所收留——这样一个具有象征意味的悲喜剧的思考,等等,所有的这一切的深刻和意味,如种子根植在包括小读者在内的所有阅读者心中,随着他们年龄和阅历的增长而生长。生长,意味着对作品意蕴的领悟的迫近(虽然难以穷尽),正是这种生长着的领悟,使得人们的身心得到一次又一次的洗濯和澡雪。这,就是《奥菲利娅的影子剧院》的艺术魅力之所在,也是所有堪称伟大的经典作品的艺术魅力之所在。 
     
            在时间的流水里,我们听到了《奥菲利娅的影子剧院》拔节生长的声音…… 
     
    戴达    通讯地址:上海大学影视学院  邮政编码:201800 
     
    作者简介:上海大学影视学院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辞书出版社《中外童话鉴赏辞典》(即出)执行主编(主编任溶溶)。著有诗集及长篇童话多部。童话曾获冰心儿童文学大奖等奖项。
    书评人打分: ★★★★★

 
 
我的书架 收藏排行 书评排行 点击排行
 
2002-2013 ©北京红泥巴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club@hongnib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