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泥巴书评 |
一天深夜,楼下的古董大钟竟然敲响了十三下,奇异的事情发生了——平时摆满垃圾桶的后院变成了一座神秘的夏日花园……在这个神秘的花园里,汤姆既没有脚印也没有影子,还能穿墙而过…… 令汤姆迷惑的是,无论他在花园里游荡多久,每次回到自己的床上时,都发现时间比他离开时只过去了几分钟…… 《汤姆的午夜花园》( Tom's Midnight Garden)是由英国儿童文学女作家菲莉帕·皮尔斯 (Philippa Pearce)于1958年创作的一部幻想作品。在这部小说中,主人公汤姆的“现在”在偶然的情况下通过一个不存在的钟点和梦境可以和另一个主人公海蒂(即巴塞洛缪老太太)的“过去”交叉纠缠,这“实际上是受了三十年代英国邓恩(J.N.Dunne)时间学说的影响。邓恩把时间看成和空间一样,过去和未来都摊在那里,现在的人在某种情况下可以与过去和未来的人相遇”(珍妮的肖像 美/劳勃特.纳珊 译/周煦良 江苏人民出版社1979)。这样对于“时间”的想象是非常富有幻想力的,但是与此同时,小说最后还是让主人公回到现实生活中。《汤姆的午夜花园》确定无疑地表达了与时间和解的态度。 在书中,巴塞洛缪老太太多次表达了她对于时间的无奈之感:“后来我才知道,汤姆,花园一直都在改变,因为没有任何东西是一成不变的,除非在我们的记忆中。” 在最后和汤姆相认的时候,又说:“等你到了我这个年龄,汤姆,你就会常常生活在过去了。你回忆过去,梦见过去。” 而主人公汤姆一度想永远留在海蒂的梦里的想法,也随着他对于时间的了解与自身的成长而舍弃了。他主动放弃了这个对于时间与世间规律的反抗机会,认同了人们的成长历程,在回忆中把童年当成最美好的一段时光与感情,而最终走向成人世界。 【作者简介】 菲利帕·皮尔斯生于英国剑桥以南五公里的雪福特镇,她的父亲是一个磨坊主和粮食商。一家人就住在这座磨坊里。汤姆走进的神秘花园也就是菲利帕·皮尔斯父亲的磨坊花园。 菲利帕毕业于剑桥大学,先后做过英国广播电台广播节目撰稿工作,报社编辑工作和儿童出版社编辑工作。广播节目的撰稿工作使她掌握了结构和对话等写作技巧。创作了处女作《小鲤鱼发言》。《大座钟的秘密》是她的第三部作品,初版于1958年,当年获卡内基儿童文学奖。1960年国际青少年图书委员会评奖团又授与这部作品以荣誉奖,推荐给世界各国。除了上面提到的三部作品,她还为年龄不同的小读者创作了许多短篇小说。 |
|
红泥巴推荐级别:
★★★★★ |
|
关于本书的成就与赞誉 |
1958年获英国卡内基儿童文学奖,1960年国际青少年图书委员会评奖团又授予这部作品以荣誉奖,推荐给世界各国。 |
|
本书被列入以下专题 |
|
更多相关的专题 |
|
相关分类 |
|
|
收藏本书的会员常常还收藏了以下图书 |
|
|
常与本书被收在同一专题的其他图书 |
|
|
会员书评 |
- 精灵世界——午夜花园里的时间之谜
(彭懿
·2005年06月
)
我们不得不承认,在女巫魔法一类的幻想小说大行其道的今天,已经很少能找到像《汤姆的午夜花园》这样安静、耐人寻味的作品了。 如果说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在盼望着有一本书能早日译成中文的话,那就是这本《汤姆的午夜花园》了! 尽管这本书初版于1958年,但它绝对是一部幻想小说的经典之作。它曾经获得了当年的英国卡内基儿童文学奖,并在1960年被国际青少年图书委员会评奖团授予了荣誉奖。英国著名的评论家汤森在《英语儿童文学史纲》中这样写道:“‘杰作’二字不该被轻易使用,但在我看来,《汤姆的午夜花园》是英国儿童文学中少数可被称之为杰作的好书之一。” 《汤姆的午夜花园》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弟弟彼得患了麻疹,暑假里汤姆不得不一个人住到格温姨妈家里去。姨妈住在一座旧公寓里,底层大厅有一座老式的落地大座钟。姨妈警告汤姆:别去碰它,它是楼上巴塞洛缪老太太的,她对它看得可紧了!半夜里,汤姆听到大座钟敲错了,敲完了十二点之后,它又连敲了十三下。汤姆下楼想看看它的指针停在什么地方,太暗了,他打开了那扇平常从不打开的后门,想让光照进来,想不到一个神秘的小花园出现在他的眼前,接着他发现大厅也变了样。可才过了几秒钟,这一切又像风似的消失了。自那以后,他每天午夜都会去拜访那个花园,他还认识了一个名叫海蒂的小女孩。汤姆慢慢地发现,他倒退着进入了一个过去的时间…… 整部小说的时间跨度近百年,然而我们却丝毫没有一种隔世之感。我们和主人公汤姆一样,融入到了那个真实的午夜花园里。这是因为作者菲莉帕·皮尔斯童年时就生活在这样一个花园里,她是一个磨坊主的女儿,从小就住在剑桥以南五公里远的小镇上。汤姆走进的花园就是她童年时的磨坊花园;而格温姨妈家所住的那座旧公寓,就脱胎于她出生并成长的古老家宅。 故事的一切都是围绕着时间展开的,时间之谜,是《汤姆的午夜花园》的核心。 故事里出现了两种时间,即现在与过去———现在的时间是汤姆的时间,过去的时间是海蒂的时间。海蒂的时间,是一个完全不同于汤姆的时间,它时快时慢,但更多的时候是快于汤姆的时间,比如昨天还是夏天,今天已经是滴水成冰的冬天了。这让汤姆困惑了,于是他开始了一场时间的探索。 他先是发现海蒂的时间是一种现实中根本就不存在的时间:十二点之后应该是一点,大座钟竟然敲出了十三这个数字!当故事进行到一大半时,汤姆已经悟到海蒂的时间不仅是一个过去的时间、而且是一个永恒的时间了。可是,这种发现让汤姆束手无策,因为这已经超越了他对时间的理解。正如有评论家所说的那样:“一头钻进这通常时间不能包容的‘永远的时间’里,汤姆必须解开一个个疑窦。日常生活流过的有限的‘时间’和花园里流过的‘永远的时间’,哪个更真实?能和别人共享同一个‘时间’吗?能永远地留在‘永远的时间’里而不返回到日常世界里来吗?如果可能,又要付出怎样的代价?”其实,这个永远的时间,就是巴塞洛缪老太太的过去,也就是作者本人、或者说是我们每一个大人永远失去的时间。它是快乐的,不然作者就不会在书中这样写道了:钟声在黑暗笼罩的旷野上空回荡,使汤姆想起了时间。他思忖着:究竟有没有把握驾驭时间,怎样才能把自己的时间换作海蒂永远的时间,永远在花园里快活地生活下去呢? 请注意,这时的汤姆已经有了一丝危机感,他已经隐隐约约从成长的海蒂身上,意识到这种永远的时间将远离他而去了。 当海蒂从树上摔下来以后,汤姆最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小海蒂告别了少女时代。这一天像预料的那样来到了,海蒂成了一个完全陌生的女人,而象征少年时代的“午夜的花园”也杳无踪迹了。接踵而至的丧失,让汤姆体会到了有限时间的悲哀,他不禁绝望了———不仅是海蒂,他自己那欢快明朗的少年时代也将终止。这是我们每一个穿过成人门槛的人都经历过的一种青春的颤栗。难怪有人说:菲莉帕·皮尔斯从汤姆身上听到了人性的悲伤而沉寂的音乐。 汤姆的这种悲哀是双重的,一是从海蒂的成长中知道自己也将被大人的世界吞噬,二是孤独。海蒂的不辞而别,四周大人的不理解,这都让他陷入了一种无法摆脱的孤独的困境。在作品里,汤姆发出了一次又一次的呐喊:没有时间了!然而,这一切都是不可逆转的,汤姆就在这样的孤独和丧失中不知不觉地成长了。正如评论家所指出的那样:汤姆通过这种不可思议的体验丧失了一种时间(海蒂),但由于这种丧失,他反而获得了另外一种新的时间(自己)。只要时间是有限的,任何一个朝前走的人也无法逃脱这样的丧失感。但有了异质的时间,我们就能把有限的时间变成无限的时间。《汤姆的午夜花园》是一个悲剧,也是一篇感人肺腑的爱情故事。这爱,从海蒂一直延续到苍老的巴塞洛缪老太太。汤姆没能挽留住永远的时间,但他挽留住了一种永恒的东西,那就是爱。 我们不得不承认,在女巫魔法一类的幻想小说大行其道的今天,已经很少能找到像《汤姆的午夜花园》这样安静、耐人寻味的作品了。感谢作者菲莉帕·皮尔斯为我们留下了这样一座美丽而又神秘的花园。在这本书的尾声,海蒂、也就是巴塞洛缪老太太回忆最后一次看到汤姆的情景时,有这样一段话:“我想你是进门去了,因为后来我就再也没有见到你。我一直站在窗口。我对自己说:他走了,但花园还在这儿。花园会一直在这儿,它永远也不会改变。” 是的,这是一座永远也不会消失的午夜花园。
书评人打分:
★★★★★
- 午夜十三点的花园
(艾斯苔尔
·2005年03月
·相关链接)
午夜是没有十三点的;平日荒凉空洞的小巷后面也不会存在美仑美奂的花园;而年至耄耋的老人和十几岁的孩童也不可能一起嬉戏。然而在《汤姆的午夜花园》里,这一切,都真实发生了。 汤姆的弟弟彼得得了麻疹,为了避免传染,所以汤姆必须要到姨妈家里去呆一段时间,然而在一家没有小孩的公寓里,汤姆实在是太寂寞了。“这是我去过的最糟糕的地方了!”他写着:“彼得,我一定要做些什么事情来逃离这里。”他渴望自由的情绪仿佛溢出了他的身体,散发到房间里,越来越大,大到要冲出四面的墙壁,让他获得真正的自由。 而在几十年前的维多利亚时代,有一个小姑娘刚刚失去了爸爸妈妈,被迫寄居在亲戚家里,只有三个年龄差距颇大、通常不屑于和小姑娘一起游戏的堂哥。这个小姑娘,也如此地渴望能有一个人,陪她一起玩,能有一个地方,可以让她玩。 于是,两个人强烈的渴望,在老房子里微微地颤动着,在巴塞洛缪太太的梦里,在午夜的十三点,成为了现实。两个人在他们的秘密花园里,度过了长长的一段天堂一样的时光。 有一些好书,是好得不像话的那种,以至于你看的时候,身上会一阵阵地起鸡皮疙瘩;会在看的时候时不时地停下来想,怎么会这么好看哪;会在看的时候心情矛盾———又想快点看完,又怕快点看完。这种感受,最近只有在看两本几十年前的书时有过,一本是玛丽亚·格里铂的《艾尔韦斯的秘密》,另外一本,就是菲利帕·皮尔斯的《汤姆的午夜花园》。 《汤姆的午夜花园》多年以前曾在国内出过一次,那时候的译名是《大座钟的秘密》,这本书是菲利帕·皮尔斯的第二部长篇小说,初版于1958年。当年即获得了卡内基儿童文学奖,1960年国际青少年图书委员会评奖团又授予这部作品以荣誉奖,推荐给世界各国。菲利帕·皮尔斯是一位寡作的作家,然而她却是战后英国儿童文学最重要的代表人物。评论家J·R·汤森特在评论集《对于作品的印象》中写道:如果要推举一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儿童文学的杰作的话,我首推《汤姆的午夜花园》。他认为它是卡内基儿童文学奖有史以来最优秀的作品。 也许是我太过怀旧,但是最近十几年的儿童文学,的确是越来越多地充斥着孤独、迷茫和灰暗的故事。比如前阵子袋鼠丛书的《童年的秘密》,黑暗的一个结尾太可怕,再比如2002年安徒生奖的获得者钱伯斯,他的故事大多都是当代英国十几岁孩子的生活故事,题材相当地“另类”,小说的内容往往集中在同性恋、双性恋、安乐死、毒品等通常被认为是青少年读物禁忌的主题。不是不好,但离孩子们的美好生活却太远了一点。 而在看到《汤姆的午夜花园》结尾的时候,却会觉得砰的一下,整个人被击中了的感觉。“汤姆朝她奔去,他们俩紧紧地抱在一起,就好像彼此认识了好多好多年,而不是今天上午才第一次见面。还有呢,艾伦,不过我知道说出来你会觉得更加不可思议……当然啦,巴塞洛缪太太是这么一个干瘪的老太太,个头比汤姆大不了多少,可是,你知道吗,汤姆用两只胳膊紧紧地抱住她跟她告别,就好像她还是一个小姑娘似的。” “我说不出这心为什么那样默默地颓丧着/是为了它那不曾要求,不曾知道,不曾记得的小小的需要。”在一些好的儿童文学故事里,特别是几十年前的那些温暖的故事里,这些不为人知,不被重视的“小小的需要”,却常常被异乎寻常地珍惜着,被捧在手心里,好好地呵护着。 所以,《汤姆的午夜花园》才会如此动人,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书评人打分:
★★★★★
|
|
内容摘引 |
第三章 月下奇景
这是一次真正的探险。汤姆穿着拖鞋睡衣走出房间。他决定不穿外衣,因为现在毕竟是夏天。他走出房间,轻轻地关上了门,以防风把门吹上,发出响声。走出套间门时,汤姆脱下一只拖鞋嵌在门缝里,让门虚掩着。二楼的楼梯口和过道里的灯全部熄了,因为这座公寓楼的全部住户都已入睡,巴塞洛缪太太也进入了梦乡。只有楼梯上方的长条窗户上斜射进一道月光。汤姆摸黑走下楼梯,来到大厅里。
这时,他遇到了难题。要找到大座钟不难,那是一个又瘦又长的黑形,可是汤姆看不清钟面。要是他能打开钟面上的玻璃门,伸手摸一下时针的位置,他就能知道现在究竟几点钟。汤姆先用手摸了钟门的一边,然后又换了另一边,但是门打不开,手伸不进去。他想起他刚到的那天曾用手指撬过钟门,也没打开。钟摆的门和钟面的门一定都锁上了。
“快!快!”楼房好象在他身旁低声催促着。“一小时快过去了……快过去了……”
汤姆撇下大座钟去摸电灯开关。开关在哪儿呢?他的手指在墙上摸来摸去,怎么也摸不到。此刻他需要的是光线,而在大厅里唯一可见的光线就是透过楼梯旁窗户斜射进来的月光,它明朗地照在靠近窗户的墙上。
汤姆研究起月光来,他脑子里闪现了一个想法。根据月光射进屋子的方向,他判断月光此刻正照着楼房的后面。好极了!如果把后门打开,月光就能照进大厅,也许能借助月光看清大座钟的钟面。
汤姆朝后门走去。他从来没看见有人开过后门,姨夫和姨妈总是走正门。他们说,走后门上街不方便,因为要穿过后院,后院只不过是一块狭长的砖地,放着几只垃圾箱,住在底层的房客们把他们的汽车停放在那里,还盖上一层防雨布。
汤姆一直没机会走后门,所以不知道这门晚上锁没锁。要是它锁上了,钥匙又放在别处……不过,他发现门没有锁,只有一个插销。他拉开插销,慢慢地转动门把手,不让发出一点响声。
“快!”楼房又在他耳边催促。那座站在大厅中央的座钟也焦急地发出“滴答、滴答”的响声。
汤姆打开后门,让月光照进来。月光倾泻在大厅地板上,像熹微的晨光,照亮了大厅,大厅里的东西可以看得很清楚。可是汤姆并没有立即转身去看座钟的指针,而是向前迈了一步,来到门前的石阶上。门外的景象使他惊呆了,接着不由得感到气愤,好哇!他们居然骗我,对我撒谎!他们说:“汤姆,后院没意思。”还轻描淡写地说那只不过是一个很小的院子,放了些垃圾箱,没什么可看的。
没什么可看的……啊,这儿可看的东西却不少哩,一块很大的草坪,中间有几个开着鲜花的花坛,一棵高大的冷杉树,在草坪的两旁,还有几棵枝叶茂密低垂的紫杉。花园的右面,是一幢与真房子差不多大的花房;草坪四角都有一条弯曲的小径通往浓密的树丛。
汤姆情不自禁地向前走去,惊奇得屏住了呼吸,然后深深叹了一口气。他心里盘算着第二天白天要偷偷到这儿来。姨父姨妈瞒着他,不让他知道有这么个好地方。现在谁也拦不了我,我要在草地上尽情地奔跑,跳上花坛;我要到花房里去仔细瞧瞧;我要走遍花园里的每一个凉亭和紫杉树下的每一条小径;我要爬到树上去,在那浓密的纵横交错的树枝上从一棵树爬到另一棵树。要是他们来叫我,我就象小鸟一样不声不响、一动不动地躲在枝叶茂密的树上,让他们找不着。
眼前花园的景色是如此美丽清晰,深深吸引着汤姆。近处是紫杉短粗的针叶,远处在草坪的四周有月牙形花坛,里面种着花瓣往背后卷的风信子。不过,汤姆记得自己曾答应过睡十小时。应当履行诺言。于是,他依依不舍地离开花园回到楼里准备去看看大座针的时间。
他从后门进来的时候,心里还一直在想着楼外的景色。也许是因为这个原因,他没有立刻注意到大厅的变化,他的眼睛告诉他大厅里多了一些黑影,他光着的脚踩的地板也觉得不一样了……
幸好大座钟仍在原地,它一定会老老实实告诉汤姆准确的时间。现在可能是十二点或者一点,中间不会多出一个小时不会有十三点。
可是汤姆没有去看钟,他的注意力被另一件事吸引住了:底层靠近前门的一扇房门打开了,一名女仆迈着碎步走出来。汤姆过去只是在图画上见过女仆,现在他是从她身上的白围裙、白帽子、白袖口和脚上穿的黑色长筒袜子来判断她是女仆的。她拿着纸、引火的木柴和一盒火柴。
这些都是汤姆在一刹那间看到的,他随即意识到应该马上躲起来,可是找不到藏身的地方。反正要被她发现,不如主动打招呼解释一下。女仆越走越近,汤姆看清楚她只不过是个十几岁的姑娘,所以一点也不怕她。他咳了一声,先引起她的注意,免得突然出现把她吓一跳。可是,她好象没有听见似的,继续往前走。汤姆走到她跟前,她朝汤姆看了看,目光穿过汤姆,好象他根本不存在似的。汤姆的心并怦地跳起来,他自已也不明白是怎么回事。这时女什已走到他身边。
“哎!”汤姆不满意地大声喊道,可是女仆毫不理会。她从汤姆身边走过去,走到底层后面一间房间的门口,既不按门钟,也没用钥匙开锁,只是转动一下门把手就进去了。
汤姆一个人站在那里惊讶得目瞪口呆。这时,他的感觉器官告诉他,出现了比刚才遇见女仆更奇怪的事:汤姆原先是光着脚站在冰凉的石板地上,这时石板变得温暖柔软起来,低头一看,发现自己是站在一块虎皮地毯上。大厅里还有其他式样的地毯。
他举目环视,再打量大厅,发现大厅变了。那些装送洗衣服的盒子,牛奶瓶,旅游招贴画等统统不见了。大厅的墙壁上装饰着各种各样的东西:有一个细长的哥特式晴雨计,一把孔雀羽毛做的扇子,一幅场面很大的战争版画(上面画有轻骑兵、马匹和弹孔斑斑的战旗),还有许多其他绘画。大厅里有一面通知用餐的大铜锣,旁边挂着一个用软皮制成的敲锣槌子;有一个很大的伞架,上面放着雨伞、手杖一把遮阳伞、一枝气枪和一些看上去象钓鱼器具的东西;靠墙放着一排架子,每一个都有饭桌那么高。这一排架子全是橡木做的,只有大厅中央靠近大座钟的那个是用白色大理石做的,架上陈列着鸟类和动物标本,在冰冷的玻璃匣里面展现的是热血四溅的场面:一只猫头鹰爪子上抓着一只老鼠一只白鼬咬死一只兔子后,正抬头望天;在中间那只玻璃匣里,一只红狐狸嘴里叼着一只小鸡,鬼鬼祟祟地想逃走。
大厅里这些东西中,汤姆只认识一件,那就是大座钟。他走上前去,不是去看时间,而是用手摸一摸,证实这件东西是不是自己熟悉的。
他的手刚要碰钟,突然听见身后有人轻轻的呼吸声,原来是女仆又从原路回来了。不知为什么,她发出的声音似乎没有刚才大了。汤姆隐约听见她说:“我在客厅生上火了。”
她朝汤姆见到她走出来的那扇门走去,汤姆一直用眼睛盯着她。他惊讶地发现女仆走到门口,用手碰了一下门把手就不见了。也就是说,她不是从房门里走进去的,而是逐渐消失的。
当汤姆在全神贯注地观察女仆的时候,他仍感觉到周围的一切正在静悄悄地发生变化。他猛地回头一看,发现大厅里的家具、地毯和绘画都在慢慢地消失。这些东西不是被搬走的,而是在原地逐渐消失的。他看完红狐狸,回过头来时,晴雨计还在墙上,但好象是画在墙上的,透过它可以看见墙壁;过了一会儿,狐狸就无影无踪其他动物标本也没有了。汤姆赶紧回头,发现晴雨计也不见了。
几秒钟之后,整个大厅又是他刚到时的那个样子。汤姆站着发愣。从背后吹来的一股冷风使他猛醒过来,花园的门还开着,不管怎么说,这扇门确实是他打开的,他应该去关上,回到床上去。
他依依不舍地朝花园里看了很久才关上门。他默默地对草坪、树木和花房许诺:“我要回来的!”
上楼回到床上后,汤姆冷静地分析自己刚才在大厅里看到的一切,这是场梦吗?还有一种可能,是闹鬼了,可能这些都是鬼大厅里的女仆是鬼扮的。晴雨计狐狸和猫头鹰也是鬼变的,还有其他许多东西也都是鬼。大厅里不仅有鬼而且有许多鬼。鬼……汤姆疑惑地伸出手来摸了摸头发,发现自己的头发并没有竖起来。而且,他想起来了,女仆看他的时候,他并没有冰冷彻骨,毛骨悚然的感觉。
汤姆自己也不满意这些解释。他突然对这一切厌烦起来,大厅里有无女仆和其他东西都无关紧要,重要的是那个花园,那才是真的。他明天要到花园里去,他的手似乎已经摸到树干,鼻子已经闻到草坪四周花坛里的风信子花香。他记得在家里,在圣诞节和新年里,可以闻到妈妈种在花盆里的风信子花香;在暮春时节,可以闻到花坛里风信子的花香他想着想着就睡着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