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让孩子着迷的101本书

    网站简介

  《101本书》

前言与代序
类别索引
作品名索引
作者名索引
年龄索引
参考资料

百问百答

    泥巴书话

    阅读专题

让孩子爱上书
阅读方法
图画书
儿童文学经典

    作者简介

    联系方法

    访客留言

让孩子着迷的101本书

 

红泥巴村

 

         上一章  第  1 2 3 页  下一章


 

不一样的成长,一样的感动

 

曹文轩在《草房子》的跋中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命题:“如何使今天的孩子感动?”是否“必须写今天的生活才能感动今天的孩子”?曹文轩的回答是:“感动今世,并非一定要写今世。‘从前’也能感动今世。我们的早已逝去的苦难的童年,一样能够感动我们的孩子,而并非一定要在写他们处在今天的孤独中,我们表示了同情时,才能感动他们。”

我猜想,这位著名的作家兼博导肯定是在理论上遇到了一群强大的对手,否则不会如此严肃地提出这个命题。不需要用理论去讨论这类问题,是我们这些书虫的一大乐事。我们虽然偶尔听听“××事迹汇报会”也能感动一把,但大多数情况下,我们还是从几十年甚至几百年以前人们的事迹中获得感动的。我们不用论证,就知道一百年以前的人们同样是要吃饭、睡觉,或许方式不同,但大体上也差不多。当我们正在对自己孩子调皮倒蛋的行为加以训斥时,爷爷奶奶说不定会跳出来说:“算了吧,他(她)比你小时候可强多了。”如果爷爷奶奶的爸爸妈妈仍健在,他们或许也会说,爷爷奶奶小时候也好不到哪儿去。你是否会去考证,真的是“好”、真的是“强”么?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少年故事,它们发生在不一样的时代,不一样的地方,但同样给今天的孩子们,还有今天我们这些曾经是孩子的大人们,带来了莫大的感动。

……

【窗边的小豆豆】

童年,在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会留下痕迹。对于有些人来说,这种痕迹是刻骨铭心的,即使长大后许多年都挥之不去。他们不得不把它写下来,在重逢中完成告别仪式。

在写《窗边的小豆豆》(又译作《窗边的小姑娘》)时,黑柳彻子(1932-)已经将近50岁。她此时已经是一位非常成功的广播女演员、电视节目主持人,在日本家喻户晓。她应邀为一份女性杂志写连载文章,结果写下来的却是她上小学时的一段童年往事。这段童年故事于1981年正式出版后,立刻在日本引起轰动,当年就销售了380万册,此后一直畅销不衰,创下了日本出版史上的最高纪录。它还被陆续翻译成33种不同的语言,在全世界广泛传播。黑柳彻子本人因此于1984年,被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任命为继著名国际影星奥黛莉·赫本之后第7位、亚洲历史上第一位亲善大使,足迹遍及亚非各国。

这本书在日本出版后第二年就被翻译引进到国内,先后至少有八种译本在国内广为流传,其他的译名还有《爱的教育: 小彻的学校生活》、《窗口边的荳荳》、《窗旁的小豆豆》、《窗边的阿彻》、《冬冬的学校生活》、《窗旁的小桃桃》等。它的魅力也征服了许多中国的孩子和大人。它是那种值得人终身阅读的、可以经常给予人生活的力量和勇气的读物,也被不少人奉为儿童教育的经典教科书。至少我本人就是这样看待它的。

为什么一个人的小学生活故事会有如此的魅力呢?你必须读过才知道。

故事大约发生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初的东京。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中后期,整个世界到处弥漫着战火、苦难和仇恨,作为侵略方的日本,也正在将这一切引向自己的本土。在这个时候的彻子,我们就叫她小豆豆吧,刚刚上小学不久,她幼嫩的心灵却沉浸在一片纯净的世界里……

 

在一般老师的眼中,豆豆是一个古怪的孩子,她有太强的好奇心,从来不能规规矩矩地坐在课堂上。她喜欢听打开课桌的“叭哒叭哒”声,就不停地打开、关上、又打开、又关上,反复不停。同学们都在安静上课,她却站到窗边和外面的艺人聊天,等到艺人离开后,又和屋檐下的燕子“谈心”。老师的耐心已经达到了极限,只能通知家长来,把豆豆开除了。

妈妈听说有一间专收特殊学生的学校巴学园,便抱着试一试的心理带豆豆去报名。这间学校的确很特别,教室是设在废弃的有轨电车里的,豆豆第一眼就喜欢上了它。校长是一个和蔼的老师——小林宗作先生,他提出要和豆豆谈谈,请妈妈回去。豆豆在校长面前打开了话匣子,她不停地说呀说,校长先生饶有趣味地聆听,一会儿笑,一会儿点头,一会儿又说“还有呢?”豆豆从来没遇到过这么好的听众,东拉西扯,一口气讲了四个小时!最后,小林先生抚摸着她的头,说道:

“好,就这样吧!你就是这个学校的学生啦。”

在这间学校里,上课方式非常特别。在第一节课开始的时候,老师把当天课程表上全部课程的问题写在黑板上,告诉孩子们,他们可以选自己喜欢的那道题开始做。老师随时回答他们的问题。孩子们有的在学写字,有的在写作文,爱好物理的可以做实验,有的在画画,有的在读书,有的甚至在做体操!

午饭时间,孩子们吃从自己家里带来的饭菜。校长要求家长为孩子准备“海里的东西”和“山里的东西”,就是分别用陆地上的蔬菜、肉类做的食物和用海里的动植物做的菜肴。他还请自己的夫人做厨娘,也准备一些食物,如果孩子的饭菜里缺“海里的”或“山里的”东西,就给添上。吃饭之前,大家会一起唱小林校长作的《饭前歌》,内容是:“嚼,嚼,嚼哟,吃的东西,要细细地嚼哟,要细细地嚼哟!”

下午的课程是出外散步,孩子们都喜欢到户外去上课,所以上午都会把功课完成。老师一边带孩子散步,一边聊路上的见闻,认识各种植物。然后让孩子们自己做游戏。

以上这些只是孩子们的日常课程,他们还有许多有趣的活动,比如天暖的时候挖个大坑,灌水后游泳;比如夜里老师组织他们到坟场玩“捉鬼”的游戏;比如老师弹着钢琴,孩子随着韵律随意舞蹈;比如举办根据不同孩子特点设计的运动会,几乎每个孩子都有获奖的机会;比如出外郊游,孩子们自己生火野炊;比如暑假里全校师生一起去温泉旅行;等等。在豆豆的记忆里,那真是一段非常美好的回忆。

在校长的带动下,全校的老师都非常尊重和善待孩子。豆豆虽然改不了淘气的习惯,但每次校长见到她时,都笑吟吟地说:“豆豆真是个好孩子呀!”孩子们把自己的学校看作圣地,外面的淘气孩子群起来嘲笑这间简陋的学校时,孩子们自发地肩并肩、手挽手,一齐高唱着“巴学园,好学校!进去一看,还是个好学校!”他们就这样围着学校,走了一圈又一圈,唱了一遍又一遍。

虽然战火和苦难、偏见和仇恨,正在世界的每个角落蔓延着,但在小林校长创办的这间巴学园里,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只感受着理解和热爱。

然而战火还是吞噬了这间学校。在美军战机空袭东京时,巴学园毁于大火,从此不复存在。小林先生无奈地看着熊熊烈火,低头问身边的儿子:

“你说下次我们该建一所什么样的学校呢?”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小林宗作先生是一位执着于音乐教育和儿童教育的教育家。他虽然出身贫寒,但依靠自己的努力成为一名教师,并到欧洲留学学习了“奥尔夫音乐教育”的思想和方法,回国后他顶住经济上和其他各方面的压力,创办了巴学园,并成立了日本旋律教育协会。巴学园毁于战火后,他没能再次重建。可是多年之后,一位深爱着他和巴学园的学生,通过自己的小说,在人们的心中重建了一个永远的巴学园。她就是那个被其他学校的老师视作“古怪”而被开除的豆豆,也就是黑柳彻子本人。

即使在今天,我们重读这部清新朴实的小说,也仍然抑制不住一种冲动。我时常想,如果我们小时候,如果我们的孩子,能在这样的学校上课,哪怕只有一天,那将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啊!我们曾经上过学校,我们的孩子正在或即将要上学校,我们和孩子们会发自内心地这样唱吗——

“巴学园,好学校!进去一看,还是个好学校!”


返回页首  上一页  下一页  1 2

首页 | 网站简介 | 百问百答
前言与代序 | 类别索引 | 作品名索引 | 作者名索引 | 年龄索引 | 参考资料
泥巴书话 | 让孩子爱上书 | 阅读方法专题 | 图画书专题 | 儿童文学经典专题
作者简介 | 联系方法 | 访客留言